台電千億元補助案引起朝野攻防,由於電價攸關全台產業競爭力與民生,也讓各界也相當關心。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上直言,與其花1000億元補救台電,在10年前就應該告訴台電要開始研究綠能的各種可能性,結果不做研究,反而跟國外簽訂不平等條約,「自己的綠能產業都沒出來,每件事情都從政府口袋拿錢。」
李鴻源批評,立法院過去8年在民進黨變成「一言堂」,例如8000多億的前瞻基礎建設,只要執政黨立委一致舉手通過,就必須吞下去;立法院過去因為是一言堂,所以沒有監督的功能,而今天民進黨又想要透過大罷免讓立法院重回一言堂,這樣將導致台灣沒有能力應付世界上的每一個挑戰。
李鴻源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若AI產業要來台,必須衡量電穩不穩定,而經濟部長郭智輝則回應要給100億度綠電,他質疑這100億度綠電該從何而來,而且一度電要賣多少錢?「今天風電一度電7塊錢,賣到7塊錢我幹嘛來?」
李鴻源續指,今天一度電的市價是3.3元,若倒貼300、400億元給美國100億度綠電,那美國當然會來,「與其花1000億元補救台電,在10年前就應該告訴台電要開始研究綠能的各種可能性,搞不好台灣今天可以變成綠電王國,結果不做研究反而跟國外簽訂不平等條約,自己的綠能產業都沒出來,每件事情都從政府口袋拿錢。」
「這就是為什麼還要非貼台電1000億不可,因為其實它已經倒了。」李鴻源表示,他如果還在政府服務就會建議,可以給予台電補助,但是要有但書,要在合理年份之內把碳足跡下降一半,動力給下去之後再透過立法院監督,但如果立法院變成一言堂,這補助的1000億又要跑到綠電業者的口袋。
李鴻源說,假如台電真的已經要倒了,也應該要設立條件再給予1000億的補助,並要求台電定期反饋報告書,慢慢的讓其不用再補貼,綠能產業也能逐漸雛形;水的回收也是同理,一年光補貼竹科的水費就花費30億元,結果越補貼碳足跡、水足跡越高,政府不斷喊「缺水缺電」,但回收水產業、綠能產業都沒有起來,永遠受制於別人,「這就是立法院一言堂所造成的惡果,因為所有的東西都用民粹在炒作。」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