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連假狂吃爽睡,開工之後還是「管不住嘴」,常覺得嘴饞想吃東西?你恐怕陷入「假性飢餓」,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許多人放完長假後,常出現「假性飢餓」情況,明明吃飽了,卻仍然覺得「餓」、想吃東西,長期下來造成代謝問題、體重增加和血壓升高等,她也提供8大方法,解決假性飢餓情況。
營養師高敏敏今(30日)於臉書粉絲團發布貼文,分享4大「抗假性飢餓吃法」,以及4大「抗假性飢餓做法」,建議民眾如果放完長假後停不住嘴,首先可以「少吃高GI精緻澱粉」,改吃原型食物為主,如地瓜、玉米和芋頭等,第二則是「按時吃正餐且營養均衡」,如此一來更能維持飽足感、延緩飢餓;第三則要「定時喝足夠的水」,因為大腦容易將飢餓感與口渴感搞混,因此有時「覺得餓」可能代表「口渴」,且多喝水可以幫助代謝;最後則建議「嘴饞時可嚼無糖口香糖」。 (相關報導: 「長假不應超過3天」 張景森:連假再補班是錯誤政策,官員還沾沾自喜 | 更多文章 )
此外,也可以透過校正日常生活習慣,對抗假性飢餓,包括「睡眠充足不熬夜」、「多運動提高代謝」、「找出壓力大的原因,保持情緒穩定」,以及「認真吃飯不要滑手機」;高敏敏解釋,研究發現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除了會降低「褪黑激素」影響睡眠,還會誘發飢餓的感覺,因此遠離手機,認真咀嚼口中的食物,吃一頓飯至少20分鐘,才能將「飽足」的感覺傳達給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