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律師難找實習、難接案 跨區執業限制成「世代正義」之爭?

日前北律為「單一入會」的律師跨區執業問題而宣布退出全聯會,支持北律主張的人權律師曾威凱指出,單一入會議題是律師界的「世代正義」之爭。(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北律師公會(北律)理監事會日前決議退出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聯會),此決議仍待9日將召開的北律會員大會確認。律師界人士近日指出,北律大動作退出全聯會,推動《律師法》修法,與年輕律師的執業困境及全聯會的組織有關;而相關各方也已在思考可能的解決之道,讓律師界不要長久鬧雙胞。

現行《律師法》規定,律師在事務所所在地以外執業,須加入該地公會。根據資料,目前各地公會收取最高5萬元以下不等的入會費,月費最高700元,退出後再加入該公會的重新入會費,可能與入會費同,或減半收取,地方公會也可允許外地律師以「兼區」會員的身份入會,入會費及月費是「主區」會員的2分之1或3分之1,但沒有「主區」會員的權利與福利,稱為「主、兼區制」。

北律推動廢除《律師法》的跨區執業限制,主張在《律師法》納入律師加入一個公會就可在全國執業(單一入會、全國執業)的原則;至於收費方式,北律常務監事尤伯祥8月29日受訪指出,未來是要採北律主張,律師到外地執業時才付該地公會服務費的「隨案徵收制」、或採「隨案徵收制」與「主、兼區制」並行的雙軌制,都可再討論,可在全聯會章程訂定,或由理監事會或會員大會決議。

年輕律師面臨「最惡劣執業環境」 曾威凱:地方公會卻無法協助

支持北律主張的馥詠德章法律事務所律師曾威凱8月30日受訪指出,「單一入會」的議題是律師界的「世代正義」之爭,近年每年有近800至900人通過律師考試,其中7成至8成會進入律師業,依規定須參加1個月的律師研習所研習、5個月的律師事務所實習,才能拿到律師執照,而願意開放給律師實習的事務所不多,年輕律師「光要進入就業市場就面臨很大的門檻」。

20160401-SMG0045-014-戰鬥法律人呼籲大眾提審-拒絕不當逮捕丁姓街友-曾威凱律師-曾原信攝.jpg
曾威凱指出,「單一入會」的議題是律師界的「世代正義」之爭。(資料照,曾原信攝)

曾威凱說,很多人考上律師後,2、3年內還找不到實習機會,之後能到事務所受僱的律師也不多,「這個市場已經很飽和」,很多人找不到領月薪的受僱機會,直接自己執業,但沒有太多經驗,案源也很有限,現在的年輕律師面臨「史上最惡劣的執業環境」;而對此,掌握權力的地方公會幹部沒有決心或能力協助解決,只會說要減少錄取,甚至設下高額的入會費,限制律師的執業自由。

根據北律的資料,以加入各地公會人數計,全國執業律師共約8871人。全聯會理事長蔡鴻杰8月31日受訪指出,因為普設大學、職業學校及科技大學開設法律系、以及考試院改變律師的錄取制度,這6年來律師增加很多,每年平均錄取895人,綠取率約10%,而在1989年至2010年間,每年僅錄取約400人。

高額入會費沒來由? 曾威凱質疑地方公會「台北獨大」說法

曾威凱指出,北律推動「單一入會」的脈絡之一,是年輕律師面臨的執業困境,但在跨區執業限制的明文規定下,各地律師公會強制外地律師加入公會並繳會費,否則就要受懲戒,也是完全沒有正當性的,要強制入會並收錢,要有正當理由。 (相關報導: 跨縣市接案要先付上萬入會費? 圍繞「單一入會」制度的律師內戰 更多文章

他指出,很多地方公會都講不出收取高額入會費的理由,只說「單一入會」會讓台北律師公會獨大,或讓地方公會經營不下去,然而,如果公會能夠回到它的核心功能,也就是協助面對檢察署、法院等國家機關的律師,讓他們順暢執行業務,確保當事人權益,例如,協助律師爭取被告被羈押時,律師得以閱卷等權力,公會仍可發揮服務會員的功能,並不會倒,只是規模變得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