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雖然嚴峻,仍有大批信眾5月20日凌晨跟著苗栗白沙屯媽祖的鑾轎徒步進香,希望藉此獲得媽祖的庇佑,並一睹「粉紅超跑」的風采。
台灣向來有「三月瘋媽祖」的習俗;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前後,各地的媽祖廟便會舉辦媽祖進香繞境活動,期望透過這些活動濟世群黎、渡化眾生。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台中大甲鎮瀾宮、苗栗白沙屯拱天宮、雲林北港朝天宮、嘉義新港奉天宮等的進香繞境活動,活動規模或大或小,時間或長或短,但總吸引數萬甚至上百萬群眾參加。2010年台灣文化部已經將白沙屯媽祖進香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
疫情升溫,進香人數不減
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8天7夜的徒步進香之旅在20日凌晨揭開帷幕。今年有9萬多人報名參加,人數出乎廟方的意料。為了避免疫情擴大,所有隨香信眾必須打滿3劑疫苗,並全程配戴口罩。主辦單位甚至取消一些比較容易傳染病毒的活動如「鑽轎腳」。
儘管新冠疫情嚴峻,今年參加進香的人數比起往年不減反增。19日上午副總統賴清德,下午總統蔡英文都到廟裡參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除了9萬多報名的信徒還有更多機動的「散客」,不定點、不定時加入進香或退出行列。
近年來宗教和科技、文創、表演、商業的巧妙結合,讓許多年輕人覺得跟著媽祖進香其實很酷很炫,特別是透過許多電視廣播的行腳節目以及YouTuber、博主、網紅等的介紹推薦,每年參加媽祖進香的年輕人也明顯變多。
3大特色:沒有固定路線、路途遙遠、速度飛快
不同於大甲媽祖進香遶境行程,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路線不固定;通常廟方會在前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經過擲筊訂下「起駕日」、「刈香日」與「回宮日」的日期,其他的細節如天數、路線皆不固定;信徒宣稱,轎夫隨時聽從媽祖指示行轎前進,事前完全不知路線。鑾轎會跨越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區,並渡過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 往返約400公里。
由於沒有固定的進香路線,信徒無法先到下一站或下兩站等待鑾轎抵達,以便節省體力和時間,於是大隊人馬只能一路緊緊追隨鑾轎前進;而長途跋涉、風吹雨淋,對許多人的體力和毅力是項嚴厲的考驗。
今年白沙屯媽祖鑾轎起駕的時間比表定時間略為提早,5月20日凌晨不到2點便出發;按照計畫必須在64小時內徒步走完近200公里的路,於5月22日到達雲林北港朝天宮,以便在23日凌晨參加完「刈香」儀式後,立刻北轉往回走,在5月27日下午返回苗栗白沙屯拱天宮。由於路途崎嶇遙遠,很多時候會穿過狹窄巷弄、田中小路、荒郊野外,有一年鑾轎甚至親身涉水橫渡濁水溪;因此進香客必須緊緊跟隨鑾轎,甚至疾行。過往曾有過多次鑾轎每小時行走7公里的紀錄,遠遠超過一般人步行平均每小時約4公里的速度。 (相關報導: 台灣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首輪名單 外交部:繼續積極爭取,白宮國安顧問:尋求和台灣深化經濟夥伴關係 | 更多文章 )
白沙屯媽祖鑾轎的頂部備有粉紅色塑膠布,以便途中若遇到颳風下雨,可以放下塑膠布遮雨。由於鑾轎頂著粉紅色轎頂,跑起來又快又炫,白沙屯媽祖鑾轎因此獲得「粉紅超跑」的名號。其實白沙屯媽祖不只擁有私人的「粉紅超跑」,還有專屬的歌曲、文物、Q版玩偶、APP、網站、GPS,以及一些周邊活動和商品。進香途中還有許多如「累了請上車」、「手機充電請上車」等補給車輛隨行,讓隨行者覺得貼心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