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晚報:理解烏克蘭,理解我們自己是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基輔外圍的Gorenka 村,一位老奶奶看著被砲彈摧毀的家園,忍不住傷心落淚。(AP)

0303晚報

晚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進入第七天,《世界走走》致力於陪伴各位讀者在傳統的陽剛權力眼光外,用另一種視角關注受這場戰事影響的每一個人,看見她/他們身處的困境,以及在戰火造成的破壞之中,人與人之間建立連結、從而帶來突破的可能。

烏克蘭人被世界記住的模樣特約作者對俄羅斯平民的第一手採訪;到同樣作為戰爭的旁觀者,兩位出身東歐的女作家,以及熱衷於對俄烏情勢指點江山的中國網民,則對發動戰爭的普京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完整回顧《世界走走》相關報導請點此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數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甚至淪為難民(AP)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數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甚至淪為難民(AP)

俄軍在攻佔南部港口城市黑爾孫(Kherson)後持續朝烏克蘭各大城市猛攻,國際刑事法院宣布對俄羅斯「可能涉及的戰爭罪行」展開調查

在哈爾科夫被炸毀的市政廳內,一位士兵展示著英國歌手約翰藍儂的相片。

Quote of the Day

“Ukraine is a place tha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other places.”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除了對遭受無理侵略的共情與憤怒,我們為何要關注遙遠的烏克蘭?

東歐歷史專家、《暴政》作者史奈德 告訴我們,從上個世紀到今天,烏克蘭都處於世界潮流的焦點,希特勒與史達林兩大獨裁者把烏克蘭視為核心利益;烏克蘭在後蘇聯時代的不平等問題,如今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面臨同樣困境;近年來,烏克蘭也成為網路戰、混合戰與新形態戰爭的戰場所在,「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地方來了解全球主要趨勢,至少在北半球,基輔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烏克蘭是個幫助我們理解其他地方、幫助我們定義自身的地方。」史奈德強調:「你是誰,不會由外國的獨裁者來告訴你。」


界走走有妳沒讀過的重要故事。我們以性別視角關注全球議題,補充傳統權力視角所忽略的,有關困境、突破、連結、改變的故事。

請付費訂閱,成為走走的夥伴,與全球各地的女性一起走走。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 (相關報導: 走走晚報:戰爭中的她們 更多文章

  • 【會員獨享】走走原創:別人還沒有寫出來的好故事
  • 每天一則晚報:為妳精選的每日新聞摘要
  • 每週一則週報:不可錯過的全球好文 Expresso
  • 每週一則手帳:嚴選推薦線上活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