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中科技「離婚大戰」企業被迫選邊站,還可能加快中國半導體發展?

面對美國斷供的威脅,海思半導體是華為的秘密武器。(海思官網)

就像一對因為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分手的名人夫婦,中美兩國分道揚鑣可能會在身後留下一堆爛攤子。最近兩國圍繞科技公司的「離婚大戰」充斥著威脅、反駁和訴訟。現在和未來發生的事情,對任何依賴於中美任何一國的技術或業務的公司都有重大影響。

誰也猜不準哪一方將勝出。本世紀剩餘時間似乎將考驗中國能否發展(或獲得)所需要的一切,以維持一個現代技術官僚制的監控型國家體制,更不用說能否擴大國內消費者基礎來彌補出口的減少。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友面臨著失去中國潛在巨大市場的風險。最終,這也可能代表美國公司將減少在中國的技術生產,但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對網路公司來說則沒有那麼大的風險,因為中國的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很久以前就過濾了Facebook Inc. 、Google、Twitter Inc.、YouTube、Netflix Inc. 、維基百科(Wikipedia)和西方主流網路的大多數其他網站和服務。

現在是美國在採取封禁行動,川普政府最近的矛頭指向智慧型手機和通訊網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字節跳動(Bytedance Inc.)旗下的全球流行應用程式TikTok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的微信。美國封鎖行動的理由主要是國家安全因素,而不是經濟保護主義。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chael Pompeo)提出的「清潔網絡」(Clean Network)計劃要把所有中國應用程式、雲端服務提供商,甚至中國通信和海底電纜都排除在美國和越來越多其他國家使用的網路基礎設施之外。

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中國軍事戰略和創新問題副研究員Elsa Kania表示:「基於(中國政府)構成的潛在威脅,我並不反對限制或監管中國公司的決定。」她說:「但是,我們現在是在尋求戰略上小心清理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和生態系統?還是試圖透過任何可用的手段分割這些生態系統?即使這些方式可能會對美國經濟和整個創新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附加損害。」

答案可能取決於你考慮的是何種業務。

TikTok和微信

有人問,這些措施是否意味著美國將要「分裂網際網路」,而中國當局基本上已經這樣做了。以最近受到川普禁止與TikTok和微信交易的行政命令影響的這兩家中國公司為例。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甲骨文參戰TikTok競購案?與微軟相比的優劣勢有哪些? 更多文章

字節跳動旗下TikTok在美國青少年中廣受歡迎。美國的禁令對這塊龐大的業務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這款程式在美國有數千萬月活躍用戶。光是TikTok估值就達到500億美元,可能是其母公司總估值的一半。TikTok已經因為國家安全原因在印度被禁,損失大量相對富裕的美國用戶將更難彌補,特別是考慮到TikTok不在中國營運。在中國國內,字節跳動營運一款類似但有區別的服務「抖音」。這種分開營運方式是為了讓中國以外用戶的數據儲存在中國境外,以避免該公司現在遇到的這種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