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想降肝火旺!彭溫雅中醫師:心浮氣躁、心神不寧時,可多吃點「芹菜」!

彭溫雅中醫師:先認識自己的體質才能吃對食物養生!(圖/作者提供)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四月五日至六日間開始,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指清明時節蘊含天清地明之意,天氣晴朗,草木茂盛,正是氣候回暖,生機蓬勃的季節。

清明踏青出遊,須預防日夜溫差大

清明也是台灣傳統踏青出遊、外出掃墓的重要節日,通常家中長輩在追悼祭祀先人的同時,難免有觸景生情、傷春悲秋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出先悲傷及負面的情緒,加上此時雖然還是吹著東南風,但尚未脫離東北季風期,因此早晚溫差仍大,經常有清明踏青的人,平時缺乏運動,突然逞強登山或過度勞累悲傷,反而使身體過度疲勞,甚至著涼感冒。

因此在清明時節,務必要注意調理體內旺盛的肝氣,以免加重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的負擔。

台灣特有的栗背林鵪鳥出沒在阿里山

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思就是指清明時節正是桐花盛開的季節,台灣彰化以北的山區、東部的台東、花蓮,到處都能欣賞到滿山滿谷桐花盛開的美景,這是台灣客家人經歷兩三百年開山闢林的經濟作物,桐花強韌的生命力,也反映出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接著,在田裡的田鼠因為艷陽高照,全部跑到地洞中避暑,田間看不到田鼠,反而看到喜愛陽氣的鵪鶉鳥,台灣特有的栗背林鵪鳥,在阿里山及大雪山經常可以一尋芳蹤,而清明時節雨紛紛,雨後的彩虹更是藍天中最美麗的風景了。

莧菜 

莧菜
莧菜(圖/作者提供)

莧菜學名為Amaranthus inamoenus,莧科,屬一年生植物莧之莖葉,在台灣是常見蔬菜,各地均有栽培,品種分為白莧和紅莧兩大類。春夏季為主要栽培時期,耐高溫、生長迅速、又少病蟲害,同時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胡蘿蔔素、鐵質等等,均含量豐富。

《本草綱目》記載,莧菜『甘、冷利、無毒,具有補氣除熱,利在小腸,治初痢』等功用。中醫認為,莧菜具有解毒清熱、補血止血、抗菌止瀉、消炎消腫、通利小便等功效;而民間喜歡吃紅莧菜,富含鐵質與鈣質,甚至不輸菠菜,但莧菜屬於涼性蔬菜,體質虛寒或腸胃衰弱、經常性腹瀉者,不可多吃。同時莧菜屬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者應避免食用過多。 體質燥熱易上火的人,在清明時節可以多吃莧菜來增強體質。

《本草圖經》記載:莧實味甘,去寒熱,久服益氣力,不肌,輕身。莧菜含豐富鐵質,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服用可增加血紅蛋白含量,並促進腸胃蠕動。平時可以取新鮮莧菜洗淨後,以蒜末爆香,清炒或汆燙一下,待莧菜變軟,即可食用,或煮成莧菜小魚羹,都是很常見的料理方式。

芹菜

芹菜
芹菜(圖/作者提供)

芹菜學名Apium graveolens,為繖形科芹屬草本植物,生長於美洲、歐洲、亞洲及非洲一些帶鹽分的土壤,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在義大利菜中經常作為辛香料使用。芹菜全株均可入菜,其根、莖、葉和籽都可以當藥用,一般以莖部最常拿來食用,台灣地區以彰化、雲林生產最多,品種有鴨兒芹、西洋芹、荷蘭芹、山芹菜、水芹菜等等。 (相關報導: 誰說中藥又苦又難吃?中藥房二代從小就奢華,都吃這8種「零食」來解嘴饞和養生… 更多文章

芹菜富含維他命A、C、蛋白質、胡蘿蔔素、纖維素、鈣、磷、鐵等,芹菜葉片富含硫、鉀、鈣、鈉、鎂等微量元素,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芹菜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效果,依葉柄形態,可分為中國芹菜和西洋芹。中國芹細長而中空,香味濃,主供炒煮及佐料,而西洋芹葉柄肥大富肉質,香味淡,主供生食,也可炒煮,兩種都適合拿來打蔬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