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導,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26日向該媒體表示,烏克蘭當局希望在兩個月內召開「和平」峰會,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介入調解,結束耗時費日的俄烏戰爭。庫列巴並表示,烏克蘭將竭盡所能爭取在2023年贏得勝利。「每場戰爭都是透過外交渠道結束的,」他說,「戰爭的結束取決於戰場和談判桌。」
交戰方發表這一聲明,顯示有朝一日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有可能在漫長的國際談判後結束。但庫列巴(Dmytro Kuleba)坦言,他預計俄羅斯不會願意參與和談。而且他堅持,在烏克蘭與克里姆林宮直接對話之前,國際社會必須先在法庭上追究俄羅斯的戰爭罪。因此《美聯社》(AP)估計,目前仍難預見俄軍何時才會終止殘暴入侵行徑。

烏克蘭盼2月底前舉行「和平」峰會
庫列巴表示,烏克蘭政府盼能在戰爭屆滿一年,也就是2023年2月底之前舉行「和平」峰會。他並說,聯合國可以是最佳的調解場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是一名「有效率的調解人和談判家,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有原則和正直的人,所以我們歡迎他的積極參與。」
對於烏克蘭的提議,聯合國給出謹慎答覆。聯合國副發言人妮諾-瑪汀內茲(Florencia Soto Nino-Martinez)26日表示:「正如秘書長過去多次申明,只有當各方都希望他調解時,他才能居中調停。」
Kyiv wants to hold a peace summit at the UN in the coming months, Ukrainian Foreign Minister Dmytro Kuleba told AP.According to him,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 would like to hold the summit by the end of February, and the chairman should be UN Secretary-General António Guterres. pic.twitter.com/Ah1CTcGvIY
— NEXTA (@nexta_tv) December 26, 2022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藉官媒回應稱,俄羅斯「從不會遵循他人設下的條件,只會依循自己的立場與共識。」可見俄方不太可能接受烏克蘭的和平方案。克里姆林宮一位發言人上周放話稱,烏克蘭若不考慮「當今不容忽視的現實」,它提出的任何和平方案都不可能成功──其所謂「現實」是,要求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半島以及其他烏國領土的「主權」。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1月在印尼20國集團(G20)峰會上,藉由視訊提出烏克蘭的10點和平計畫,包括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俄軍從烏克蘭全境撤出、釋放所有俘虜,以及將侵略烏克蘭的戰爭罪犯送上國際法庭。
被問及烏克蘭是否會邀請俄羅斯參加峰會時,他說首先需要在國際法庭上起訴俄方的戰爭罪。同時他駁斥俄國當局願意和談的說法,「他們(俄羅斯人)說準備好進行談判,並不是真的,他們在戰場上所做的一切都證明他們根本無意談判。」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耶誕節當天透過國家電視台宣稱,俄方不拒絕就烏克蘭局勢進行談判,俄羅斯已準備好就「可接受的結果」進行談判。他並稱拒絕談判的並非俄羅斯,俄羅斯始終力求透過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儘管普京發表了這些評論,但俄軍上周末以來,從未停止對烏克蘭的攻勢,東部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居民的耶誕節在砲聲隆隆的空襲中度過。

美方計畫盡快讓愛國者飛彈派上用場
據《美聯社》報導,庫列巴還表示,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上周訪美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烏克蘭藉此獲得價值18億美元(約新台幣553億元)的軍援,美國更首度提供愛國者(Patriot)飛彈防禦系統。
庫列巴透露,美國政府已經制定特別計劃,儘快在6個月內讓愛國者飛彈系統投入戰場。該系統相關訓練過程通常耗時長達一年,因此美方基於訓練複雜性一直沒有應允,不過在哲連斯基訪美後,拜登(Joe Biden)政府已經點頭允諾,在烏克蘭「境外」完成對烏軍的訓練。
他並表示,美國政府制定計劃縮短烏軍完成訓練的時程,同時「不損害該武器在戰場上的使用質量」,這一做法也等於是替其他依賴美方武器的國家「打開大門」。

挑戰將俄羅斯從安理會除名
庫列巴26日當天也呼籲聯合國剝奪俄羅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並將俄羅斯逐出該機構。由於莫斯科行使否決權,安理會始終未能採取實質行動制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烏克蘭外交部並提出要繼承蘇聯安理會席位,它主張俄羅斯1991年未經適當授權就從已解散的蘇聯手中奪取席位。庫列巴表示,他的部門很早就準備剝奪俄羅斯在聯合國的地位,挑戰俄羅斯的影響力將是一場「艱苦的奮鬥,但我們會奮戰下去,因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阿根廷贏了世界盃,這位女性領導人卻開心不起來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