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台開政商解碼2》董事會卸任政務官密度最高 台開「門神」總點名

台開公司去年4月找來吳子嘉擔任副董事長,希望借助其政商關係。(資料照,盧逸峰攝)

最近因為邱復生、邱于芸「父女反目」事件,鬧上版面的台開公司,董事會應該是台灣上市櫃公司當中,卸任政務官比率最高的企業。然而,這些政務官背景董事的加入,並沒有因此讓台開與縣市政府之間的爭端有所減少。

除了邱于芸本人,曾在馬政府末期擔任過文化部次長之外,台開聘請的獨立董事當中,曾擔任政務官的,有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前財政部長劉憶如、前新竹縣長邱鏡淳、前NCC主委詹婷怡,邱于芸找來擔任台灣創新發展公司副董事長的蔡憲浩,也曾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董事長。

台開在最危難時期,出售土地的對象,也跟政治有牽扯,去年(2021)7月台開宣布出售台中北屯4萬坪土地,買方「中金國際開發」負責人歐金獅,也是前新北市議員。

邱復生接手後,網羅卸任政務官出任董監事

台開公司前身台開信託,在廢省以前是省營信託公司,負責協助省政府推動工業區開發案,但也承受了許多工業區開發的爛帳。廢省後,台開信託改制民營化的方向逐漸確立,土地資產題材讓影視大亨邱復生為首的民股,開始逐漸加碼台開持股,並且上演官股、民股互鬥的戲碼。

ng親民黨黨主席18日公布副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出席。(顏麟宇攝).jpg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曾是台開董事會裡頭,諸多卸任政務官中的其中一位。(資料照,顏麟宇攝)

2006年台開案爆發,時任立委邱毅指控時任總統陳水扁的親家簡水綿,於2005年6月至7月間,以每股新台幣2至3元的價格,向彰化銀行購入2萬多張台開股票,民進黨在台開案中,栽了大跟斗,間接促成了2008年的政黨輪替。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從2008年邱復生接手台開經營權開始,台開的董事會始終不乏具政務官背景的董監事,民營化以後的台開,在土地開發業務上,仍必須仰仗公部門的協助,包括台中精密機械、高雄岡山本洲以及花蓮光華工業區等,更是省府時代的老案子,為了讓台開的土地開發業務,能夠順利推展,台開也網羅了不少卸任政務官,轉任該公司董監事。

經營團隊總是隨著政治權力結構而改變

事實上,邱于芸曾經在2015年馬政府末期,以40多歲年紀,當上了文化部次長,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倚仗邱復生在台灣影視產業的地位。雖然邱于芸上台後,因為不滿被影射為文化部補助立委醜聞的洩密者,向部長洪孟啟寄出存證信函而遭到撤換,但邱于芸返回台開服務後,仍然持續推動台開的文創形象,例如在台北承德大樓推動卡市達創業加油站,之後在花蓮「新天堂樂園」打造貨櫃星巴克,以及台開在新竹新埔的「雲夢山丘」開發案等等。

20220302-SMG0034-N01-林上祚_01_台開2008年民營化以後董監事組成
 

2017年台開董監改選,當時當選的3名獨立董事名單,清一色是國民黨執政時期政務官,包括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前財政部長劉憶如等人。2018年邱復生安排女兒邱于芸,擔任台開總經理,邱于芸在隔年年底,找來了剛下台不久的前NCC主委詹婷怡,擔任「鴻生投資」的法人代表。

然而,藍營政務官背景董事的加入,並沒有因此讓台開與藍營執政縣市之間的爭端有所減少,台開在這段期間不僅跟台中市政府,就精科一期的開發結餘款部分互槓,台開在花蓮光華工業區的開發案,同樣也面臨花蓮縣政府解約的壓力。台開在2020年的董監改選,獨立董事換成了前新竹縣長邱鏡淳與具有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身分的台銀人壽保險獨董陳錦稷,原本與邱復生頗具私交的練台生,也離開了台開董事會。

20190219-NCC主委詹婷怡19日於立院備詢。(顏麟宇攝)
詹婷怡卸下NCC主委後,到了「鴻生投資」擔任法人代表。(資料照,顏麟宇攝)

去年,台開的財務問題逐漸浮上檯面,邱復生也面臨辭職的壓力,為解決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問題,在去年4月找來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擔任副董事長,希望借助其政商關係,化解與地方政府的糾紛;邱復生在去年9月將董事長職務交棒給邱于芸,邱于芸當時找來的「信保基金」前董事長蔡憲浩擔任台灣創新發展公司副董事長。沒想到,父女兩派因經營理念不合,近日發生互相解任職務的鬧劇。

出售土地予民代,地方政府假扣押致卡關

台開不僅董事會成員有明顯政治色彩,去年為解決公司財務問題,準備將部分土地出售,浮上檯面的買家,也具有政治背景。根據台開公告重大訊息,台開去年7月,應聯貸銀行要求,以14億元價格,出售4萬坪台中大坑土地,土地的買方為「中金國際開發」,該公司之實際負責人為前新北市議員歐金獅。 (相關報導: 台開政商解碼1》廢省後65億爛帳收不回 邱復生:政府賴帳我們有什麼辦法? 更多文章

無奈這一筆交易,最後因為台開與台中市府之間,仍有一筆「精密一期」開發案結餘款17億餘元的前帳未清,台中市府在去年12月16日對該筆土地聲請假扣押,讓整筆交易案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