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開公司最近接連發生跳票、欠薪,以及大股東邱復生家族「父女反目」鬥法事件;邱復生接手台開十幾年,還是無法解決財務困境,他感嘆說:「政府要賴帳,我們有什麼辦法?」
台開公司自省政府時代委辦之工業區開發案,包括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花蓮光華、高雄本洲,共有65億元代辦費用無法收回,據了解,經濟部對於台開在廢省以前,與各縣市政府之間的工業區開發糾紛,更是兩手一攤,兆豐為首的公股行庫,在新冠肺炎爆發後,也一改過去支持態度,雨天收傘。即使找來行政院長蘇貞昌子弟兵蔡憲浩幫忙,都無法解決台開財務困境,台開前董事長邱復生感嘆,「政府要賴帳,我們有什麼辦法?」
台開土地開發案,泰半仍是省府時期委辦
去年(2021)9月,台開財務明顯亮紅燈,邱復生將台開經營權,一度交給女兒邱于芸接棒,邱于芸當時向父親承諾,將引進私募基金注資,並且找來「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前董事長蔡憲浩,擔任台開子公司、台灣創新發展公司副董事長。據了解,儘管蔡憲浩具有明顯「蘇系」色彩,但蔡憲浩去年初才介入「離岸風電國家隊」企業樺棋營造的經營權,該公司同樣也發生跳票,邱復生對於台開交棒給女兒經營,一直很不放心。
被視為蘇貞昌子弟兵的蔡憲浩(見圖),被邱復生之女邱于芸找去台開解決問題。(資料照,蘇仲泓攝)
據了解,台開在省府時代,長期協助各縣市政府開發新市鎮與工業區,即使經營權自2008年起交給邱復生家族,該公司手上的土地開發案,泰半仍是省府時期委辦。以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前身「文山工業區」為例,台開就是在1998年依據當時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獲得台中市政府委託開發。
支持《新新聞》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據了解,台開在省營時代,跟國營的榮民工程,都肩負著協助工業區開發的工作。但當時由於產業外移,不少工業區開發案都面臨開發成本過高,資金無法回收的命運,彰濱與六輕離島工業區就是最好的例子。相較於榮工公司債務由政府概括承受,台開在扁政府上台後,即已確立民營化方針,台開與各縣市政府之間,在委託工業區開發的成本收益分攤,卻始終各執一詞。
未收回代辦費竟達64.53億,台開為此與各縣市打官司
根據台開公司2020年年報,台開尚未收回的「應收代辦土地開發款項」,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共有64.53億元。其中,金額最高的是花蓮「光華樂活創意園區」,未收回的代辦費高達44.5億元;高雄「岡山本洲工業區」未收回的代辦費則有10.48億元居次;台中的文山工業與精科一期,未收回的代辦費合計則有1.8億元。
高雄市府與台開的高雄本洲工業區官司,從陳菊任市長的時代就已開打。(資料照,曾原信攝)
據了解,針對廢省以前台開受委託開發工業區所衍生的「爛帳」,經濟部方面並不願意涉入,經濟部官員表示,依據《產業創新條例》,產業園區之使用、收益或處分之計價,由開發產業園區之各該主管機關審定。「但資金全部由受託之公民營事業籌措者,依委託開發契約規定辦理」,台開與縣市政府之間,就工業區開發代辦費之爭議,應回歸到雙方簽訂之委託開發契約處理。
但麻煩的是,台開與縣市政府簽訂的委託開發契約,對於哪些費用應該列計開發成本,雙方認知有很大歧異。以高雄本洲工業區為例,高雄市政府認為,委託開發契約僅規範工業區開發之資金利息,應加計業管費用分攤率計算,並納入開發成本。惟業管費用分攤率如何計算,合約內並無規範,且台開公司未提供合理說明。台開公司提出的業管費認列數,為《產業園區委託申請設置規劃開發租售管理辦法》第19條明定受託公民營事業自行籌措資金得計列代辦費10%金額的2倍左右,顯不合理,「規避實際上已經逾越10%之法定上限。」
邱復生強調工業區開發是公共政策,不是商業合約
工業區代辦費爭議,同時也和《產創條例》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根據台中市政府針對台開訴訟案的專案報告,台中市經發局認為,台中精密園區一期與精科二期的委託開發契約,分別在1998年與2007年簽訂,當時工業區委託民間開發,係依據《產創條例》的前身《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該條例並無《產創條例》中「超成本分配」之規定。台開公司於2018年合約屆滿以前,未依限提送結算報告,因此市府才會要求台開將工業區開發之結餘款解繳。
據了解,邱復生在2008年取得台開經營權之後,台開因為台商回流,帶動台中精密科技園區設廠,財務一度獲得改善,但該公司最根本的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
邱復生表示,他在接手台開時,台開的負債餘額高達156億元,現在只剩下71億元,對於省營時期受委託開發的工業區,適用的《促產條例》,沒有《產創條例》「超成本分配」之規定,從公共建設角度,這部分也該隨《產創條例》的立法「自動升級」,工業區開發的成本分攤,應該優於委託開發契約。
新北市府在朱立倫任市長時,也曾和台開打過官司。(資料照,顏麟宇攝)
邱復生表示,經濟部在台開發生財務問題後,台開協助開發工業區,視為是公私部門之間的「契約行為」,但台開做為一家省營企業,承辦工業區開發案,並不是單純的委託案,從頭到尾,都是「我們出錢、我們代辦」,開發過程台開也提繳該繳的「工業區開發基金」,「工業區開發是公共政策,不是商業合約,台開因為長期配合公共政策,因此公股銀行站在協助國家政策推動角度,也應提供資金融通。」
台開的財務問題,跟省營時期的工業區開發「爛帳」,脫不了關係,但民進黨2016年重返執政後,對於2008年已經民營化的台開,顯然並不想插手過多,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金門小三通停擺,重創台開的「風獅爺購物中心」,兆豐為首的公股銀行居然第一時間雨天收傘。
邱于芸為北屯土地出售案遷籍台中,嗆年底要參選
據了解,為了提前償還兆豐26.94億元貸款,台開轉而向安泰銀行爭取18億元貸款,安泰為了確保債權,要求台開在2020年5月30日前,完成台中大坑土地之出售,並且承諾在同年7月31日以前,完成花蓮工業區部分土地之出售,出售坪數不低於7500坪,然而,這2項土地出售案,都因為當地政府反對而停擺。
以光華工業區為例,台開方面原本準備以光華工業區44.5億元代墊開發費用之應收債權為擔保品,向安泰銀行貸款18億元,但該筆聯貸案卻一波三折。台開方面指責花蓮縣政府,未積極辦理公告光華樂活創意園區土地銷售事宜,但花蓮縣府去年3月4日發聲明稿反駁,強調該工業區合作開發契約,經最高行政法院2016年與2019年判決確認,開發合作契約之開發期程業已屆滿,「期程屆滿後,台開公司已無權要求本府出售園區土地」,「故台開公司是否能完成聯貸案與本府是否辦理園區內土地出售事宜無涉。」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台開台中北屯土地的出售案,這一筆被銀行團要求限期處分的土地,因為最高法院就台中精科一期開發案,裁定台中市府勝訴,台中市府去年11月據此向法院聲請,就該筆土地進行假處分,台中市府同時以台開違反委託開發契約,收回台開「豐洲二期」工業區的開發合約,讓邱于芸為此大動作遷籍台中,揚言投入今年(2022)九合一選舉。
(相關報導:
台開政商解碼2》董事會卸任政務官密度最高 台開「門神」總點名
|
更多文章
)
邱于芸大動作遷籍台中,揚言投入今年底九合一選舉。(資料照,取自文化部網站)
邱復生無奈地表示,「工業區委託開發代辦費的老問題,其實早應在2003年就該解決,如今竟然搞到政府、銀行都認為沒有人要管的局面!政府要賴帳,我們有什麼辦法?」就像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BOT案,當初也是離島免稅購物中心的公共政策,如今新冠疫情爆發,「小三通」停了,民間要怎麼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