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那些統治政壇的小學老師們

徐國勇父親是賣滷肉飯的攤販,小時候因幫忙父親而有滷肉飯之子的封號。(郭晉瑋攝)

這次軍公教年改爭議,有不少基層老師走上街頭,要求爭尊嚴、不汙名化老師。看到這個場景,最感尷尬的是兩位師範出身的政務官,一位是教育部長潘文忠,另一位則是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

這兩位雖是目前活躍在政壇的師範生,但立場上卻只能扮演「大義滅親」角色,尤其徐國勇幕僚搞出的「不公義年金」,愈加得不到師專生們的諒解。

貧窮家庭的登龍窄門

師專生受教改結果,修改師資教育培育法,於一九八六年停止招生,並將八所師專全面升格為師範學院,公費師專生也走入歷史。早期師範生(一至三年)與一般師專生(五年)的印記,泰半都是因家庭生活窮困,後來勤學向上,得以登龍登鳳進入公職,改變原生家庭的生活。徐、潘兩人也有著相同的印記。

徐國勇小時候生活很清苦,父親是賣滷肉飯的攤販,在滷肉飯攤幫忙時,有滷肉飯之子的封號。潘文忠來自宜蘭農村的單親家庭,其母獨力撫養五個孩子,食指浩繁,他曾窮到連自修良友(參考書)都買不起。

當過教育逃兵的潘文忠,現在成為教育部長。(柯承惠攝)
當過教育逃兵的潘文忠,現在成為教育部長。(柯承惠攝)

徐是台北師專六十七級畢業,專長是啟智教育,曾分發在萬華龍山國小教書。潘文忠是徐國勇學弟,畢業後在海山國小執教,兩人後來都成了教育逃兵,但「一日師範,終生師範」,兩人都不否認曾是師範人。

第一個師範生當上教育部長的是朱匯森,後續則有杜正勝與潘文忠。另外,第一個師範生當上司法院長的是翁岳生;翁是台南師範畢業,朱匯森則當過台南師範校長。翁岳生是阿扁台大法律系老師,是師範生「轉身法界」的實例。

前法務部次長陳守煌可說是英雄出少年,在台中師專沒畢業前,十九歲就考上律師執照,二十歲考上司法官,當時震驚了考試院,法界後來因他而修改「年滿二十二歲」才能參加司法官考試的規定。

師範生背景,出身非法律科班,在法界卻最具爆發力。不少師範生於求學期間無法像陳守煌一樣嶄露頭角,但畢業後邊執教、邊追求夢想,蔡守訓一朝成名,就是典型的例子。

小學老師變身「愛押人法官」

出身嘉義農村,負笈北上,考上台北師專的蔡守訓,並無顯赫學歷。一九八六年他在台北市立葫蘆國小任教,教學之餘,下班就讀中興大學法律系夜間部。「每次我們開晨會或沒課時,即使下課短暫十分鐘,看到蔡守訓手上總是捧著憲法或法律相關書籍,專心閱讀記誦,他沒空和我們多閒聊。」蔡守訓葫蘆國小同事這麼形容他的苦讀生涯。

蔡守訓在法界以辦大案及鐵面著稱,如台糖弊案、馬英九特別費案、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等。尤其扁案的龍潭購地案、南港展覽館案、洗錢案等,幾乎都落在他手上。他以辦大案出名,押人不手軟,台北地院審判長任內,有關具保停押案例,幾乎都繼續延押,有「愛押人法官」的封號。

和蔡守訓一樣,一邊教小朋友,一邊苦讀法律,來自金門的黃水通,是台南師專畢業。他任教期間,前往文大法律系夜間部進修,由老師變身為司法人,一路當到高等法院院長。由於二○一○年四位高等法院法官遭搜索,爆發台灣史上最大司法官貪瀆案,不僅前司法院長賴英照負政治責任請辭,黃水通也跟著「掛冠求去」,以扛起整飭官箴之責。 (相關報導: 「狼師」議題發酵,潘文忠:修《補教法》招生、宣傳實名制 更多文章

師範生由教職轉司法界者眾,如前板橋地院庭長陳財旺、前新竹地院法官李明仙等人,雖無蔡守訓的高知名度,但皆是棄教從法的範例。前台南市長張麗堂,台南師範畢業後,考上律師後再參與選舉,選上台南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