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杜正勝 文章列表
#
杜正勝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科技
唐獎漢學獎》「大禹治水」只是傳說?許倬雲提出「新方法」加以論證
30日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唐獎大師論壇,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以「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發表專題演說,側重於其史學研究的方法學。許倬雲以「大禹治水」的傳說為例,說明如何利用地理學與考古學的方法,來印證歷史學的變化與課題。
張鈞凱
2024-09-30 15:47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破解巨龍的神話!杜正勝院士談「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2022年底,中央研究院杜正勝院士在《古今論衡》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話題論文〈中國是怎麼形成的〉。文章鑑古知今,既翻轉了中國的疆域版圖觀念,也指出周代開始的「內諸夏而外夷狄」架構,如何影響歷代政權的統治觀。歷經一年的整理著述,杜院士於2023年底將此研究正式成書,並在新年時節接受研之有物團隊的專訪,分享新作重點與研究心法,以宏觀視野帶領眾人看見中國自古以來的統治核心思維。
研之有物
2024-06-17 12:31
新聞
國內
藝文
10位講者X10個觀念》聯經出版50週年論壇:杜正勝、錢永祥、李喜明、葉浩、彭明輝、焦元溥將接力短講
聯經出版公司為慶祝成立50週年,以「聯結的力量」為主題,籌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論壇,除了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更希望藉由知名講者帶來的洞見與觀念,與讀者形成心智與情感的融會與交流。「聯結的力量」聯經出版50週年論壇,預計5月26日於國家圖書館3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免費參加,報名入場。
聯經出版
2024-05-13 14:25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詠翔觀點:國際橋牌社2為何上不了公視?讓藍綠都尷尬的李登輝時代
首季在公視與Friday影音等平台播出的台劇《國際橋牌社》,之前傳出第2季被公廣集團等電視台捨棄,而目前正蓬勃發展的網路OTT平台,竟也不願購播,製作團隊無奈之餘,只能自架網路平台播出。
許詠翔
2021-10-17 06:20
VIP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被歸罪讓小孩不認識孫文的「認識台灣」,「罪魁禍首」其實是他
作家吳淡如說自己小孩不認識孫文的新聞鬧了個滿城風雨,後續又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的小孩這個人也不認識,那個人也不認識。說穿了,這其實是部分人士對台灣本土化歷史教育不滿的反撲。
吳寧馨
2021-10-11 1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修改課綱,才能打倒台獨文化霸權
台獨思潮,自解嚴以來方興未艾,更有根深蒂固之勢。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出在「台獨課綱」未能得到撥亂反正,就連過去八年馬英九執政時期,也未能完全遏止,最後台獨課綱施行超過二十年,超過一代台灣年輕人以「台獨課綱」培育成長,也造就國民黨如今的失語窘境。
呂謦煒
2019-11-02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朱駿觀點:「同心圓『史觀』」是台灣史學界的恥辱柱
108新課綱正式啟用,蔡英文為了宣揚台獨理念,採用所謂的「同心圓」史觀,108新課綱成為宣揚此理念的尖兵,歷史課本充滿「台灣地位未定論」等民進黨的政治語言,並且將台灣史和中國史切割開來,中國史歸屬於東亞史。不知是以「史觀」宣揚「理念」,還是以「瞎掰」加強「妄想」?
朱駿
2019-09-04 06:30
風生活
留怎樣的頭髮,就是什麼樣的人嗎?前教育部長杜正勝,這樣痛斥台灣史上最荒謬髮禁制度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稀鬆平常的髮型,是不可能存在當年的中學校園;在有髮禁的年代,男學生只能留平頭,女學生必須是西瓜皮;雖然教育部到了1987年不再規定中學生髮型,交由各校自訂,髮禁仍普遍存在,直到2005年才由杜正勝下令全面解禁。
想想論壇
2019-04-09 15:36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新新聞
新新聞》擺脫政治輪迴 台北故宮先想想優勢何在
新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於媒體茶敘時提出了「故宮台灣化」的構想,希望藉由詮釋的強化,建立故宮典藏文物和台灣的連結,使故宮成為台灣人的故宮,這個口號和論述立刻引發各界熱烈反響。陳其南此番議論以及贊成與反對的兩造意見,都令人有似曾相識之感。有著複雜族群和國家認同的台灣,政治和文化問題總是糾葛難解,「故宮」獨特的歷史背景,注定成為爭議的焦點,隨著政黨輪替,形成台灣所獨有的政治輪迴。
新新聞翁稷安
2018-07-26 19:0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梅健華的笑話,蔡英文怎麼笑得出來?
裝睡的人叫不醒,就是不知道裝睡的人到底是蔡英文總統?還是行政院長賴清德?
主筆室
2018-07-05 07:20
新聞
政治
中研院院士會議》院士80票通過 籲教育部依大學法精神聘任校長
中研院組織與預作改進委員會報告今(3)日下午登場,並針對院士提案進行表決,提案多為針對政府科技、研究政策之規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會中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全體院士提案,針對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及遴選結果,建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儘管討論過程意見分歧,但全案最終表決時,仍以80票同意通過。
吳尚軒
2018-07-03 18:55
新聞
國際
政治
朱敬一舉辦WTO「蘭花暨書法展」 5院士「揮毫」書寫蘭花創紀錄
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去年首度在駐外使館內舉辦蝴蝶蘭展,透過台灣外銷量第一的花卉與各國大使進行「蘭花外交」,這個點子來自於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朱敬一。今年朱敬一的創意「再升級」,舉辦「蘭花暨書法展」,請出5位中央研究院院士貢獻書法大作,創下外交圈紀錄。朱敬一表示,「喜歡做研究的人永遠在找新的題目,當在外交場域就是自己要有新的想法,找新的戰場。」
沈超群
2018-06-27 22:08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那些統治政壇的小學老師們
這次軍公教年改爭議,有不少基層老師走上街頭,要求爭尊嚴、不汙名化老師。看到這個場景,最感尷尬的是兩位師範出身的政務官,一位是教育部長潘文忠,另一位則是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
李順德
2017-06-14 20:00
新聞
政治
扁時期綠營曾考慮「囚禁」蔣介石銅像 藍營反撲後未果
蔡英文總統就職後,首個二二八紀念日將至,針對中正紀念堂未來,文化部長鄭麗君正式宣佈處理原則,事實上,上次民進黨執政晚期,蘇貞昌內閣時,一度將中正紀年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2007年底,綠營人甚有人一度運作,要把館內巨大的蔣介石銅像「囚禁」,只是引發藍營反撲,最後無法貫徹。
顏振凱
2017-02-25 15:20
新聞
政治
李登輝基金會27日舉辦研討會,蔡李將同台
「李登輝基金會」明(27日)將舉辦「人民直選總統暨台灣民主發展20週年」研討會,蔡英文總統也將出席開幕式並致詞,這也是繼520就職大典後,蔡英文與李登輝前總統再度公開同台。
顏振凱
2016-08-26 19:50
新聞
國內
中研院院長直選爭議 陳定信:反對讓10%的人決定90%的事
為期4天的中研院第32次院士會議,本月4日正式開始,今(5)日焦點仍是圍繞在院長遴選制度的改革,由項武忠等50多名院士連署提案的「院士直選院長」,上午在分組會議中讓院士交換意見,下午會再送交大會討論;項武忠昨日重批李遠哲完全控制遴選委員會運作,表示不能再讓政治介入院長改選,而今日支持遴選合法的院士陳定信則表示,院士只是中研院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員才是主體,不贊同讓院士直選院長。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6-07-05 12:35
新聞
國內
中研院再不改革,有院士要辭職 項武忠:衝擊一定比飛彈誤射大
中研院第32次院士會議,今天起一連4天舉辦,延續昨晚院士晚宴砲火,主張院長改選過程有明顯瑕疵的院士項武忠,與支持中研院長選任過程一切合法的院士杜正勝,在開幕典禮後,分別被媒體包圍,二人隔著媒體人牆,各自闡述主張,副總統陳建仁在開幕典禮上表示,全體院士發揮彼此欣賞精神,項武忠也嗤之以鼻,「唸一大堆都在胡說八道」、「我怎麼會欣賞這種人」。
林上祚
2016-07-04 13:44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新任教育部長人選 杜正勝:對台灣主體的關懷是基本要求
教育部前部長杜正勝9日說,教育部長人選應由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自己考量,他沒有特別想要提什麼條件;但他也認為,教長對台灣主體的關懷,這個應該會變成很基本的要求。
中央社
2016-04-09 14:50
風生活
教育
職場
專欄
【黃益中專欄】都是為了「錢」!教官之所以存在校園裡,只因國防部沒搞清楚一件事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我們一定要敬重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軍人,但絕不會是待在校園內的軍訓教官。
黃益中
2016-03-22 12:04
新聞
國內
當年施政主軸沒被批過 杜正勝:泛藍和統媒只會罵一些有的沒的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18日與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前教育部主秘莊國榮、大直高中公民教師黃益中一同出席《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新書發表會。杜正勝說,自己任內提出施政4大主軸,並親自走遍台灣各角落,所有作為都強調台灣主體性。他也期許即將上任的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能讓教育走上軌道,也希望年輕人接替他們推動台灣主體化的目標。
洪與成
2016-03-18 18: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