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炒必點經典菜色,不外乎沙茶炒肉、金沙中卷、蔥爆牛肉、鳳梨蝦球……,或是用糖醋、宮保、三杯等料理法,再與各肉類交叉排列組合,就能成就出一張簡易的熱炒店菜單。每道菜裡的營養成分如何?該如何點單才聰明、健康?
熱炒三霸主:三杯、糖醋、宮保
熱炒店常見菜系之一「三杯OO」,所謂三杯,其實就是「麻油、米酒、醬油」各1杯,不要懷疑,就是貨真價實的麻油1杯;熱炒3霸主另一要角:糖醋,食材通常會先經炒或炸的程序,並倒入含有許多糖分的醬汁,最後以太白粉勾芡;宮保則先將雞肉過油至金澄色澤後再瀝乾與花生同炒,熱量自然也是不可小覷。熱量分別為:宮保雞丁884大卡、糖醋雞丁845大卡、三杯雞791大卡。
沙茶羊肉作法:羊肉片抓醃,熱鍋爆香蔥蒜,羊肉片拌炒至7分熟後下空心菜拌炒,下調味料、辣椒拌炒。材料:羊肉200公克配上沙茶醬4大匙、空心菜1把、蒜頭3顆、辣椒2根、青蔥1支、太白粉1大匙、米酒3大匙、醬油1大匙、香油1大匙、糖1/2大匙、鹽2匙。
首先,沙茶炒肉可不是加入2~3滴意思一下,而是大挖了3~4大匙沙茶醬才能調出重口味,沙茶貴為油脂含量最高的調味醬,做出來的料理,熱量自然也是沒有在客氣;熱炒3霸主「三杯、糖醋、宮保」手工繁複,熱量不少,排入第2名。
金沙中卷作法:中卷過油,鹹蛋白與蛋黃先分開,蛋白炒鬆,倒入中卷,倒入蛋黃炒香。材料:中卷1隻、蔥1支、蒜頭3顆、辣椒半根、地瓜粉適量、蛋1顆、鹹蛋黃末70公克、鹽少許、米酒半碗。
另外,熱炒店的菜單總是以熱炒類、油炸類等來作區分,但許多隱藏版油炸食材就在熱炒類中出現,如糖醋排骨、紅燒魚、鐵板豆腐、金沙中卷等,都是經油炸後備用,待客人點單後再重新處理過的料理,同樣是您走進熱炒店時悄悄貢獻了一點油膩感的角色。
如果不希望開心吃完熱炒後,身體感到油膩「礙胃」,以上幾個菜式就要避免重複點選,「炒海瓜子、塔香蛤蜊、蛤蜊絲瓜」等一次性炒好的品類,熱量較為親民。以蛋白質含量來看,一盤熱炒肉類約為3人份,如果想多吃一些口味,6個人可以一起合點2樣,大夥一起吃。
炸物類
鳳梨蝦球作法:蝦仁從背部切開,加入少許鹽、蛋、太白粉,放入油鍋油炸後拌入沙拉醬、檸檬汁、鳳梨。材料:白蝦半斤、鳳梨罐頭1罐、美乃滋1杯、檸檬汁1/2顆、太白粉、蛋黃、鹽。
誰不知道油炸物對身體健康的壞處?除了吸油量讓我們吃到過多的油脂,外面裹的一層麵包粉、太白粉等麵糊為精緻澱粉類,加起來讓熱量爆表之餘,不只是會造成肥胖,甚至產生可能誘發慢性病的糖化終產物,使身體氧化壓力增加。
油炸會使食材熱量升高,但大家可能並不清楚實際增加了多少。隨著表面積與裹粉量的不同,油炸過後所增加的熱量也不同。舉例來說,一隻「棒棒腿」本身含 7 公克油脂,經過裹粉油炸後油量飆升至 20 克,光外皮就有 260 大卡,而表面積更大的「豬里肌排」一片經沾粉油炸後,就立刻多了 370 大卡。 (相關報導: 什麼是龍珠?「那個魚」是哪個魚?小卷透抽怎麼分?台灣人不可不知的熱炒菜單9大秘辛 | 更多文章 )
熱炒店經典菜色之一「鳳梨蝦球」經油炸後再裹上美乃滋,脂肪與糖含量是熱炒店中的爆表之王。除此之外,不少熱炒店會複合日式菜色,以「油炸蔬菜、天婦羅」等當作配餐,雖然蔬菜本身熱量不高,但油炸後易被油脂滲入,尤其是質地柔軟的蔬菜,如茄子、葉菜類等,一碗的炸蔬菜就有14克的油脂,瞬間增加 126 大卡不等,面對油炸與裹粉,蔬菜沒有免死金牌,並不會因蔬菜的身分而被通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