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回顧李登輝一生四大神奇點!從中共黨員變「台獨教父」

李登輝與美國前總統卡特。(美聯社)

李登輝先生於7月30日晚間7點24分於台北榮總病逝,享年98歲,我們來回顧李登輝一生當中的四大神奇點,政治光譜是如何移動,是如何從中共黨員變「台獨教父」。

第一神奇點:李登輝曾是共產黨員

李登輝曾「兩進兩出」共產黨,因形勢變化,自行脫離。1946年9月李登輝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8月底李登輝以「黨內不純」、「有人有野心」而申請退黨,時任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的蔡孝乾批准了李登輝退黨,雙方互相承諾保守秘密。除這次入黨經歷外,李登輝還曾於1947年夏天與多位有志青年組織「新民主同志會」,並於同年年底隨該組織成員集體加入中共,又於1948年夏天以黨員不自由為理由再次申請退黨,由上級徐懋德批准同意,並再次承諾保守秘密。

然而,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中,李登輝僅承認自己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退出,否認「二進二出」共產黨。總之,不管是「二進二出」還是「一進一出」,李登輝確實加入過共產黨,並且這是經過「實名認證」的黨員身分,當初會加入,一定是認同或是某部分認同才會靠近,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第二神奇點:背叛蔣經國背叛國民黨

李登輝受蔣經國栽培和提攜,然而卻成為裂解國民黨的元兇,並日後成立鼓吹台獨的台聯黨的精神領袖,因而被尊稱為所謂的「台獨教父」。

1978年,蔣經國任命李登輝為台北市市長。1981年,李登輝升任台灣省政府主席。1984年2月15日,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並經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選舉,當選中華民國第七任副總統。1988年1月13日,時任國民黨主席及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以副總統身份繼任總統。1月27日,李登輝成為代理黨主席,至7月正式出任黨主席,成為首位台籍國民黨主席,也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由台灣本省人擔任總統。1996年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總統公民直選,即便歷經台海飛彈危機,李登輝仍順利當選,被稱為「民主之父」。

回顧這一路走來,就是因為蔣經國的栽培和提攜。萬萬沒有想到,日後背叛蔣經國背叛國民黨,不僅私底下扶植民進黨,讓它萌芽、成長、茁壯到奪取政權,同時也裂解國民黨,搞出了新黨、親民黨,更是大力鼓吹台獨,自己還成立了台聯黨,成為台獨精神領袖,更是被尊稱為「台獨教父」。

2020073-蔣經國前往三芝李登輝老家作客 (1979年9月)。(作者提供,圖片來源: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
蔣經國前往三芝李登輝老家作客 (1979年9月)。(圖片來源: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

第三神奇點:到底是愛台還賣台?國家定位失真

李登輝曾說全力為台灣打拚,想要把台灣從外來政權的統治中解放出來,邁向自由的國家,把「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轉換為「生為台灣人的幸福」,聽起來應當是愛台的領導者,可是很多的行徑卻是賣台,國家定位的搖擺,讓人不太能夠理解。

比如,1995年6月9日,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時,指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中的「關鍵字」,導致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人心惶惶,社會動盪不安,雖然這也使得1996年民選總統結果是李登輝當選,但也埋下大陸對李登輝的心結。 (相關報導: 林孝庭專文:蔣經國、李登輝與台灣政治「本土化」二三事 更多文章

又如李登輝在1999年,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兩國論」,李登輝當時認為,1991年修憲後,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早就已經內部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關係。以及當時主張「戒急用忍」,限制台灣商人到大陸投資,超過500萬台幣的投資都要台灣官方審批,這是愛台還是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