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世代中,桃園市長鄭文燦與交通部長林佳龍在民進黨內被視為挑戰2024大位的潛力股。外界以為他們彼此競爭,會找機會把對方踩下,實際上,兩人非勢同水火。
桃園鐵路地下化一案上,中央與地方分攤的款項,國發會提出各承擔5成,以及中央負責7成5、地方籌措2成5的兩種方案。若採前案各付一半,桃園市政府要多花兩、三百億元,壓力沉重。
林佳龍認為,桃園在2014年才改制為直轄市,財力基礎絕對不如台北市,中央應該給財力弱的都市更多補助,否則他們永遠沒有翻身機會。林的一席話,加上鄭文燦全力奔走,說服前後兩位閣揆賴清德、蘇貞昌,使中央選了地方負責25%資金的方案,讓鄭的壓力大大降低。
林佳龍出手幫了鄭文燦。另據了解,同出身野百合學運世代的他們,曾有一次聊到,台灣在2020至2024年將面對中美大變局,學運世代此時必須合作,不要像過去民進黨天王那樣,殺來殺去。 (相關報導: 財政部公布「最窮里」在桃園⋯⋯細查驚覺不存在!鄭文燦無奈回應了 | 更多文章 )
據指出,他們獲得共識,既然野百合學運之後,幾十年來大家都還在理想上堅持,2024年競爭大位,不論排出來的陣形如何,「未來一定一起打仗。」林佳龍與鄭文燦有攜手空間,為學運世代競合的重要信號。只是在權力爭奪前,革命情感有幾斤幾兩重,是令人好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