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謝謝每一個留言批評責罵我的人,我不全都看到了(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我呈現「罄竹難書」的狀態,以至於我無法追上 XD),但完全了解大家想表達的不滿。如果要我站出來讓眾人投石,以洩心頭之恨,我非常願意,只求大家能先聽聽我想說的話、理解我這個人——一個平凡無奇、希望為環境多做些事、可以為環境犧牲很多但不可能完全不用電的人類世普通人。
這幾天我非常仔細地去檢視自己這段話引起的風波,思考自己犯下的錯誤:從場合、時機、措辭等,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於:我的確不該在粉專表達私人內心的真實話語。
在我想對大家各種謾罵做些回應前,還是要再次向每一個留言批評責罵我的人表達感謝,謝謝你們願意把你們心中的不滿讓我知道,讓我有機會可以聽見更多的不同聲音 (Love and Thanks)。
時機點不適當
我們從頭到尾的訴求就如公投主文所載:「遷離」,而政府面對已成案的公投主文,卻從未認真思考遷離方案,僅「一再」地拿出原址外推方案希望我們買單,在這樣的時機點,發出這樣揶揄的不平之鳴,只是表達我對政府硬是強推外推方案的真實感受罷了。
請想像一個場景:一間店主對顧客們說,我希望成為最願意傾聽顧客意見的一間餐廳,因此請大家一起討論最想吃哪一道菜,店裏將以最終獲得共識的菜單供應給客人。顧客們很認真地分析研究表決同意菜單名為:「家傳紅燒牛肉麵」,接著滿懷期待地等著老闆上菜⋯⋯待上桌後發現大家面前端上一碗:「咔嗞炸蝦日式拉麵」,顧客們納悶地想著是否上錯菜了,提醒老闆我們點的是家傳紅燒牛肉麵啊!老闆即時應允:「大家 反應的問題我了解了,立馬重新調整為大家上菜。」(同時搭配滿臉燦笑)顧客們再次滿心歡喜地等待著那碗香味四溢的家傳紅燒牛肉麵端上桌⋯⋯不一會兒老闆再次出餐了,端出一碗「海苔咔嗞炸蝦溏心蛋日式拉麵」,然後跟大家補充說明:「湯頭我特別改進用全蔬果熬煮,並且搭配了最受歡迎的海苔及溏心蛋,所以價格也會貴一點點喔~(啾咪)」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資料照,顏麟宇攝)
面對政府不理會公投主文訴求,而僅一再推出不符公投要求的方案,我方已是呈現「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狀態。從連署過後至今,政府從未理會遷離請求,面對如此無奈的處境,我們僅能以這般「輕鬆調侃」的心態來自我平衡一下政府的強硬漠視,自娛娛人地繼續應對政府持續不停的一波波強勢攻擊啊!(或是政府認為我們應該要對其外推方案表現銘感五內並雙膝跪地接旨高喊:「謝主隆恩」才是合宜表現?)
關於公投內文為何訂定 5 公里海域範圍,可見佐證參考資料說明:
1.「⋯⋯在側掃聲納影像中的右側區幾乎為藻礁地形,向海延伸的範圍至少 5 公里⋯⋯」──林尚瑩,《桃園外海近海海床的地形與地貌》,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第 59 頁
2. 「填海造地之開發,應優先保育自然資源⋯⋯(二)依法劃(指)定公告之保育區、保護區或保留區及其外五公里之範圍⋯⋯」──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第 11 編第 4 條第 2 款
3. 「保護區將從海岸高潮位往海延伸約四公里至水深約 40 公尺處」──農委會委託之《「藻」 回南桃園的里山海:南桃園藻礁水圈環境生態對社區生活產業的影響》成果報告書,為確保此
以區域生態、生物多樣性、漁業資源永續與文化,採更保守的預警設計(precautionary design)。
關於公投內文為什麼只能訂定遷離,而未載明替代方案可供選擇,可見公投主文提案規定: 公投法第 9 條第 4 項規定,「公民投票案之提出,以一案一事項為限」。如果同時把非核、減煤 放進來或寫明多個替代方案,會變成一案多事項而不合法。
政府認真想方案,你們只出一張嘴?
若是因為我對政府外推方案說出內心真實的揶諭,就此評斷公投團隊們都沒在做事、期待天上掉下來的白吃午餐,實在就有些無限上綱了。無論是律師學者或老師或志工夥伴們,每天除了自己該有的正職工作得處理外,任何空檔時間還是拿著政府公開的圖面及資料,一起思考討論外推方案對整體藻礁生態系及能源轉型目標可能產生的影響,同時也一直尋求更多專家學者之資料,期待能有更多資料佐證,尋求最佳解方。
政府一旦有任何想要推行的計畫政策或理念宣達,即刻擁有豐沛的人力支援及各式資源可以散佈、甚至他們也熟悉媒體管道,亦有能力促使媒體為之推廣宣傳。而我方呢?
除了潘老師將退休生活全心全意投入維護桃園自然海岸的藻礁生態系外,其他團隊的所有夥伴幾乎九成以上皆為志工(例如其中一位有給職律師,本身同時負責許多環境及人權等議題的工作,藻礁公投也僅是其中一案),大家不為金錢投入是為了什麼?僅僅是深知自己內心想要守護的價值為何,而想盡辦法要捍衛我們所珍視的事物。
你們什麼都不滿意,一再外推還不夠?
懇求大家去關心藻礁議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系列專題報導從何時開始關注藻礁議題?潘老師和許多環團從申請「自然地景審議」至今多少年,政府一直遲遲不啟動審議;接著眼看開發案擋不下來,潘老師和環團們開始希望能在環評時努力把關,但最後仍因政府執意強渡關山,環評在專業環委退席、官派環委投票強勢通過下闖關成功了⋯⋯(環評法的缺失,律師們依然在努力向政府訴求修正中)。
但潘老師等人依然沒有放棄,透過許多管道,希望尋求轉圜可能,最後卻只換來官方一句:「反正你們都要提公投了,就去提吧!」(這句話的背後,代表著是執政的傲慢與公投一定無法成案的訕笑)這也是潘老師一直以來最希望民眾能聽見看見的:「藻礁議題會走到公投是因為累積了多年來過程中許許多多程序不正義的瑕疵所致!」
我們不是什麼都反對,但不可諱言的,目前的外推方案實在是立基在完整生態系概念薄弱不足下所做的評估,況且環境團體向來就是站在監督政商資本的立場──我們堅持為弱勢發聲,甚至不會說話的動植物與自然環境,更是弱勢中最弱勢的一方。我們不為企業或政黨財團服務,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聲音永遠如此微弱⋯⋯因為隨意任一的大聲喧嘩,便足以掩蓋我們。
政府本來就需要人民監督的制衡,試想在公投成案之前,政府曾經願意退讓過了嗎?若不是因為70萬連署數量的人民壓力,府方願意和潘老師溝通嗎?在成案後政府開始釋出無數的善意、一再地退讓表示友好,這些難道是無由來地忽然自我良心發現?
立院內政委員會舉行「海岸(洋)生態保護之法制、行政作為與藻礁保護」公聽會。(資料照,蔡親傑攝)
樂生療養院在2007年面臨必須拆除以興建台北捷運新莊機廠一事,當時在位的執政團隊以「拼捷運、求生存」為主訴,主張若沒辦法拆除樂生、興建機廠,將會導致捷運新莊線無法如期開通,影響數十萬人的權益等「威脅」口號,讓人民自行產生對立(贊成保留樂生-顧環境與弱勢人權、贊成拆除以利通車-顧經濟與在地發展),不惜以企圖分化臺灣社會的惡意手段,只為達到執政目標。
後來自救會退讓希望能至少保留大多數樂生院區,並對捷運局提出「分段通車」之訴求建議,但最後仍是被捷運局、地方及中央政府以技術不可行為由,拒絕考慮分段通車。時間過去了⋯⋯2012年新莊線先是「分段通車」至輔大,接著順利達成「全線通車」 目標——在依舊沒有與建新莊機廠的情況下。
並非無理反對政府,但回溯歷史總在在有如此明明該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卻漠視人民請願、靠恐嚇一般市民百姓手段來推動其政策的荒唐事件,因此讓我們相信兩件事:
1. 人民沒有監督要求,政府永遠便宜行事;2. 只要政府想做的事,會想盡辦法克服完成,儘管過程面對多少阻撓;同理,只要政府不想做的事,亦可以使出讓人民屈服的手段,毫不手軟!
你們環團就是不食人間煙火,就不要用電啊!
每個人的價值的確有所不同,我們畢竟也是人不是神,我們選擇擁護台灣的珍貴地景資產,不代表沒有資格使用任何資源,但我們願意選擇多犧牲一些自己的便利舒適、我們願意滿足於簡單的生活、以此留下藻礁,畢竟你我都只是這地球上的短暫過客。
曾經看過不少批評者指出我們當初向民眾請求連署時並沒有說明清楚,自己深受欺騙。我必須要說,連署成功達標後,社會開始掀起了討論,漸漸地愈來愈多人意識到藻礁與能源議題的可能衝突、並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連署是否正確時,我就曾經對夥伴說:我們應該對大眾們發展一個教案類似「激情過後,要準備犧牲什麼了嗎?」(夥伴還回我,這教案大概只有妳敢講 XD)
如果要說我們沒說清楚,是的!我們的確沒說清楚,「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無異是痴人說夢。看看我們每年無限制成長的用電需求吧!環團主張的「節能」輔以「電價合理化」的政策,政府理會過嗎?政府現在提出未來能源轉型政策中,有任何想在節能政策上推行的意願嗎?沒有!因為要教育民眾改變,是曠日費時的計畫,更別期望政府對企業與高耗能產業的節能要求了。以政治人物短短幾年的政治壽命來推行這項吃力不討好的政策,誰會願意?就等著下屆落選吧!
說政府不願推行長遠且正確的政策也有失公允,我們人民自己呢?誰會對一個提出「電價合理化」(說白話就是漲電費)的政治人物,投下手中的同意票?
以此回來談環團「不食人間煙火」這事,我其實充滿疑惑,反而真心覺得,只有環團才真正「食人間煙火」,我們深知轉型必須要所有人在生活習慣上有所改變,才可能成功、不會認為要繼續享用這樣的便利舒適是理所當然。我們更「食人間煙火」了解事情的本質: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吃進去肚子的是食物不是錢;當我們賺錢、數錢、 花錢時,還得必須同時呼吸著四周的空氣。
(相關報導:
蔡英文正式拍板!藻礁、萊豬等4項公投 民進黨「4個不同意」
|
更多文章
)
就算再有錢的世界首富,鼻腔一進一出的空氣仍然來自和大家同一個天空;只有當擁有錢卻買不到食物時,才可以理解這回事嗎?台灣幸運地一直還毋須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糧食問題(看看世界許多其他國家因為乾旱而面臨的糧食危機吧),但以今年大家深切體會到的水資源匱乏問題來連結,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個人類發明出來的虛擬貨幣系統,在面對大自然真實的資源供給上,是多麼脆弱且不堪一擊。
我們必須明白,人類其實多麼仰賴自然環境所供應我們的一切,將能源轉型的短期目標,用萬物(當然包含人類自己)賴以為生的天然環境去換取,到底值不值得?仔細深思我們能源轉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想要保護地球環境嗎?但現在卻要因為短期的目標、開發天然藻礁海岸?這樣的邏輯怎麼樣都讓人霧裡看花了。
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其實根本沒有審慎且通盤的長遠考量,只為兌現其政治支票、快速達到短期目標,標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而目前採用想讓其政策過關的方式,又和當初樂生療養院的手段如出一轍:試圖分化臺灣社會、使人民產生對立。細看歷史,總可讓我們深思現今的處境,儘管時光推移,似曾相似的場景劇情卻彷彿再次上演⋯⋯
不老實的藻礁公投
如前所述,我們沒有不老實、我們沒有騙人,如果您到現在開始對藻礁公投遲疑了,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理性思辨下所做的選擇。但,我想跟大家說說,為什麼我自己自始至終從未懷疑過自己的選擇──留下藻礁。
當我們在抗爭表達自身所遭受的任何不正義對待的情況下,請想想,我們有機會表達這些想法,僅僅是因為我們「用嘴巴說人話」!當我們提出:「為了經濟發展及永續願景下,有所犧牲是必要的痛苦抉擇。」這般的論調時,只是因為我們「用嘴巴說人話」, 因此有機會被大家聽見。而其他那些沒辦法說人話的生物呢?牠們有權為自己說些什麼嗎?當人類要開發某塊天然用地時,居住在此的生物有機會表達牠們的反對嗎?
公投連署熱度大爆發時,我心底很開心地想望著:「這是多麼棒的人類真善美展現,我們終於開始願意去關懷其他生物的生存權了!」──因為藻礁多孔隙生態系是許許多多海洋生物們的家啊!我們想要留下這塊天然海岸地景,是因為我們深知地球上不是只有人類需要生存,人類更仰賴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樣性才得以存活。
(誠摯請求尚未去過藻礁的朋友們,找機會去走一趟吧!尤其是大潭藻礁的夜觀生態,真是會令人驚呼連連:原來有這麼多珍貴綺麗的生物們在這兒生存著⋯⋯隨意分享一下日前潘老師帶 大家到大潭觀察時的幾張相片)
大潭藻礁的夜觀生態,真是會令人驚呼連連。(作者提供)
大潭藻礁中,原來有這麼多珍貴綺麗的生物們在這兒生存著!圖為海兔。(作者提供)
期待你我都可以更進一步理解自己身為「人類」的特殊存在意義與價值:從「人類主義」走到「生命主義」。地球不是為人類而服務、地球資源也不僅僅是讓人類使用,舉凡在這地球上有生命的個體,都有權使用其合理需求下之資源,人類不應自詡為萬物之靈、不該認為自己有權主宰其他生物的存亡。
我很喜歡這段話所詮釋的人類定義:「人類是什麼?⋯⋯.在一個衰敗的行星上,卻爭做高 高在上的主人,不願屈就為僕人⋯⋯..對想像的神卑躬屈膝、對比自己低下的生命則鄙 視不屑。」──《半個地球》,愛德華‧威爾森 E.O. Wilson
「地球的資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滿足不了所有人的慾求。」──甘地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s, but not every man’s greed. –Mahatma Gandhi
另外用這張「正確生態系概念ECO」和「人類本位思想EGO」的比較圖補充一下有關「人類主義」與「生命主義」的詮釋:(英文僅僅一字之差,而且G和C又如此相像,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正確生態系概念ECO」和「人類本位思想EGO」。(作者提供)
如果您真的看完了,謝謝您願意聽我說這些話!再次對我私人言語引發大家心中的不快感到抱歉,對不起,但也深愛大家,我知道我們其實都一樣熱愛臺灣這塊土地!我們人民不要撕裂,讓我們為這顆星球,做出最良善的抉擇(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