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三國(瑞典、芬蘭和挪威)的社會福利制度令人傾羨不已,對生活品質的重視更讓許多台灣的受薪階級望洋興嘆。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瑞典近期正在試驗縮短工時計劃,規定勞工每日只能上班6個小時,能讓僱員更加專注於工作,也能降低僱主考核工作效率的困擾。
Sweden's short working hours - They are trying out the 6 hour work day! BBC News https://t.co/nyxIQ9WCXo pic.twitter.com/U7gUYfPrBB
— Twilight Fairy (@twilightfairy) 2015 11月 2日
早上準時上班 下午自由工作
關上玻璃門,赫爾斯特倫(Erika Hellstrom)緩步離開辦公大樓,走在法倫(Falun)市區斑駁的石板路上,打卡時間是下午3點半。夏季的瑞典日照時間特別長,作為一名自由工作者,赫爾斯特倫的小確幸就實在天黑前好好把握陽光,她走入市郊的森林公園,沈浸在芬多精中,享受悠然自得的午後時光。
如此愜意的生活模式,歸功於赫爾斯特倫任職單位的最新政策,讓部份員工每天只需上班6個小時,好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
實施這項「德政」的是瑞典一家網路公司Background AB,該公司執行長尼爾森(Jimmy Nilsson)表示,新工時計劃規定員工要在早上8點半進公司,中午稍事休息之後,下午只要在公司關門前把剩下的3個小時做完,下班時間隨意,期間不允許處理個人事務,也不能使用任何社群媒體。尼爾森說,計劃目的是要讓員工減輕壓力,擁有更強的專注力並提高生產效率。
Should we follow Sweden's lead with a 6 hour working day? https://t.co/s8AtDAuB60
— Rainbow Zebra (@Rainbow_Zebras) 2015 11月 6日
「對員工來說,工作時間過長只會讓士氣低落,把工時縮短成6個小時後,工作效率不但得到顯著提升,員工的專注力大幅升高。」尼爾森表示,縮短工時的計劃從9月開始,預計在2016年5月結束。
縮短工時早有前例
在瑞典,縮短工時早已不是新聞,最早開始的是地處北方的礦業小鎮基律納(Kiruna),自1990年起規定當地公務員每日只能服務6小時,長達16年的政策已經成為當地人的慣例,也讓其他城鎮群起效仿。
在2月,瑞典哥德堡市市議會(Gothenburg City Council)以2家安養中心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家的80位護理人員縮短工時至每日6小時,另一家則保持每日8小時,展開為期2年的社會實驗。
Sweden is encouraging employers to adopt a six-hour working day https://t.co/CIYqVREmwJ pic.twitter.com/7YQ6XlXtm2
— BizNet (@BizNetWales) 2015 10月 27日
負責研究設計的分析師洛倫松(Bengt Lorensson)說,目前還不能具體比較2家安養中心的工作表現,但初步數據顯示,工作時數較少的護理人員因病告假的情況比較少,工作壓力也相對較低,同時他們舉辦特別節目與特殊活動的次數較為頻繁,表面上看來,整體工作效率確實有所提升。
根據BBC報導,瑞典政府對哥德堡市的實驗研究十分感興趣,若是實驗結果樂觀,將會適度調整國內工作時數的相關政策與法令規範,並且希望縮短工時的理念能夠向外拓展,讓北歐諸國人民都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
假日是對勞工最好的尊重
根據BBC統計,瑞典境內每週工作時數超過50小時的勞工人數不到1%,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值15%。在假期方面,瑞典每年有25日的公定假日,對勞工福利的維護不言可喻。 (相關報導: 瑞典公司試行1天工作6小時:我們的產能比工作8小時的競爭對手還高! | 更多文章 )
然而,假期的意義不僅是讓勞工有休息的機會,更是彰顯工作價值與生活意義的指標。在花旗銀行(Citi Bank)工作多年加拿大裔職員格雷瓦爾(Ameek Grewal),從倫敦轉調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不滿1年,對兩國之間對工作與生活的態度有十分深刻的體驗。
#Sweden: moving to a 6h working day -> #productivity #wellbeing #respect https://t.co/t4Ch0XdjFC pic.twitter.com/ukPaDwF4Ph
— Paula Kuusipalo-Määt (@Kuusipalo) 2015 10月 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