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昨(8)日在藍白挾人數優勢下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來國定假日新增「4+1」天,包含勞動節升格為全國放假,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後續在臉書發文表示,「紀念不等於放假,放假也不一定要綁紀念日」,她更稱「假放多了,萬一被AI取代」,該篇文章發布後,掀起罵聲,郭昱晴稍早又發文說明,「我不是反對放假,也不是不尊重勞工或紀念日的價值」。
郭昱晴9日發文表示,紀念,是提醒我們回顧歷史、反思過去,記住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或事件,比如行憲紀念日、台灣光復節,這些日子不一定要放假,也與現在的認知有不同的定義。她認為,放假是讓大家休息、陪伴家人、慶祝節日,比如春節,所以「紀念不等於放假,放假也不一定要綁紀念日」。
郭昱晴:倉促立法不能讓每個族群的聲音被聽見
郭昱晴強調,訂定放假日不是誰說了算,而是社會共識的展現,倉促立法,並不能讓每一個族群的聲音被聽見。她更說,立院三讀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後,她收到許多來自地方媽媽、雙薪家庭的抱怨,說五一勞動節原本是孩子上學、夫妻稍作喘息的「小確幸時光」,也擔心假放多了,萬一被AI取代。
郭昱晴稱「假放多被AI取代」 網批:不會有勞工不喜歡放假
該文一出後,不少網友在留言區批判「工時最高的國家說假太多了」、「你才最應該被Ai取代」、「不會有勞工不喜歡放假,下次放消息腦子要轉一下啦」。
郭昱晴:每個假日有它被放假的「時空條件」
郭昱晴稍早再度發文解釋,「我不是反對放假,也不是不尊重勞工或紀念日的價值,更不是要掃大家的興。」她表示,自己的貼文是在轉述收到的民眾意見,其中包括一些雙薪家庭、家長,甚至勞工朋友的擔憂,假期設計若沒有彈性配套,可能影響到工作安排、家庭照顧,而這不是要否定假日的重要性。
郭昱晴指出,每一個假日都有歷史背景,也有它被放假的時空條件。她舉例,二二八紀念日是國家級傷痕,全民反省的重要節點,「我的初衷就是希望立法能多一些討論、更多角度思考,讓我們的制度更周全、每一個族群的聲音都被聽見,大家都可以被照顧到。希望批評是對內容,不是貼標籤。傾聽、溝通、調整,是民主社會中最重要的價值。」
文末,郭昱晴呼籲大家理性討論,不要讓對立淹沒了大家一起變好的機會,「我們討論的,是內容,不是謾罵;我們在意的,是制度,不是立場。讓我們一起讓制度更周全,也讓每一個群體的聲音都能被聽見。」、「放假很好,但還可以更好」。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