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策劃的「日常Daily:設計學院教師創作聯展」,自即日起至5月30日為止,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內二樓視聽欣賞區、四樓到五樓閱覽區展出,依序是由侯純純、邱旭蓮、徐子雲以及趙樹人四位老師,從視覺創作、影像創作到陶瓷創作等各種不同的媒材,對於「日常」的體悟與觀察,提出樣貌豐富的作品。
用不同媒材創作 中科大四位老師透過作品展現生活體悟
這次展覽包含於二樓展出的侯純純老師《日常.須臾》視覺創作,她以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看似再自然不過的素材,加上一只平底鍋、一搓鹽、一瓢水、緩緩文火,讓水與火的淬煉形成有趣的痕跡。這是實驗性的偶然形創作,觀看每件作品時,相信每個觀者都能有不同的體悟與樂趣。
於四樓展出的是邱旭蓮老師《日常.一瞬》影像創作,她認為都市中熟悉又陌生存在的常民生活形式,下樓、平移、上樓的空間轉換,一瞬間的擦身、轉身,鏡看地下街景的另一種日常。從她的這個城市觀察家眼中看到的地下道,有不同的味道。
位於五樓展出的作品是徐子雲老師的《日常.一晌》陶瓷創作,頑皮且童心未泯的她,在揉捻陶土的過程,她認為「一晌寧靜攪動心扉,分分秒秒輾轉難眠,揉捻於手牽動於心,汲取一瓢墨韻天青造時光稜線之心器,一晌貪歡得聞品世間最平凡的芬芳!」此展區的作品有小品的陶藝作品,更有營造出世外桃源氛圍的組合式作品,挑戰觀者對於陶藝創作的想像。
同樣於五樓展出的還有趙樹人老師《日常.霎那》影像創作,他認為生活一直是個進行式,生活取樣的內容,就是想留下以後可以記憶半輩子的事。這個時期的他,日常,手機內滿滿孫女的影像,那是無數個當下的霎那,期望成為記憶上的永恆。在人手一支手機的現在,霎那的攝影,是詮釋那一個當下的感受,更是捕捉霎那的永恆。
四位老師透過不同的專業,共同詮釋及表現相同的日常,傳達不同的思維與觀點,也希望讓參觀的民眾跟他們一起在這個日常的體悟下,感受不同的設計思維。 (相關報導: NFT藝術品正夯!迷因梗圖「災難女孩」高價拍出,21歲女大生進帳逾千萬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