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國家阿爾巴尼亞在共產主義時代大量生產地毯,64歲的歐拉在童年時期偷偷溜到阿姨的工作坊學習編織地毯,半世紀後,她把這項技藝傳授給女兒及其他年輕女性,希望能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阿爾巴尼亞昔日有13家國有工廠,專門生產地毯、土耳其氈帽、民族服飾及其他手工藝品。首都地拉那(Tirana)東北部的庫克斯鎮(Kukes)曾僱用逾1200名婦女擔任織布工,經驗豐富的織布工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張地毯。然而,1990年,阿爾巴尼亞的共產主義時代結束後,當地的工廠也關閉了。
巴爾幹半島國家阿爾巴尼亞在共產主義時代大量生產地毯,64歲的歐拉在童年時期偷偷溜到阿姨的工作坊學習編織地毯,半世紀後,她把這項技藝傳授給女兒及其他年輕女性,希望能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阿爾巴尼亞昔日有13家國有工廠,專門生產地毯、土耳其氈帽、民族服飾及其他手工藝品。首都地拉那(Tirana)東北部的庫克斯鎮(Kukes)曾僱用逾1200名婦女擔任織布工,經驗豐富的織布工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張地毯。然而,1990年,阿爾巴尼亞的共產主義時代結束後,當地的工廠也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