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邦觀點: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政治

李顯龍(右)對外宣稱將在2022年滿70歲時交棒。(資料照,美聯社)

大約是二〇一九年春天的時候,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的第二個學期,擔任兼任研究員。商學院一個中心希望我參與一個計畫,計畫是由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Ministry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Youth)主動提出的,希望我們研究新國年輕人的慈善與志願活動參與,中心其實有自己專任的研究人員,但政府與學校的許多計畫都有規定,只有具有長聘資格的研究人員可以擔任政府計畫主持人,所以必須由我這個兼任的研究人員作為計畫的負責人。

開了幾次會,青年部的辦公室是在距離牛車水不遠的一棟殖民風格建築中,會議很平常,就是討論經費還有時間安排,比較奇怪的是有一個坐在角落的南亞裔的年輕男性都不說話,也不自我介紹,雖然好奇,不過既然主任和青年部對口負責人都沒有說什麼,也就沒多問。前幾次洽談的氣氛很融洽,大家覺得計畫通過應該沒問題了。

大概過了一個月後,我們又去了青年部一趟,之前從未說話的青年男性突然自我介紹說他是青年部下某某部門的新任主任,剛上任所以之前都是在旁聽,他的英文非常好,態度也很禮貌,他說因為今年是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兩百年紀念,政府希望計畫能夠用正面的方式(positive)呈現新加坡光榮高大(to glorify Singapore)的面貌,我們問說這是什麼意思,是我們要按照青年部的意思來研究嗎?這位文質彬彬的青年主任不正面答覆,笑笑地說還有很多人等著要來接這個計畫,氣氛頓時變得奇怪了起來。後來因為種種因素,中心沒有接這個計畫,計畫對我來說可有可無,但是這位青年男性究竟是誰?他是什麼背景?他為什麼有這種權力?隨著在新國的日子越長,我開始意識到這位萍水相逢的青年部年輕男主任是理解新國體制的關鍵,他是整個新國國家性格(stateness)的代表。

新加坡政治與人民行動黨

這位青年男性是誰呢?後來稍微做了一下調查,他畢業於萊佛士學院(Raffles Junior College),獲得政府(國防部)的獎學金在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的卡納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就讀,拿到電機學士和碩士,又在哈佛甘迺迪學院拿到公共政策碩士。回國後到軍隊服役,一路升任到上校的位置,十年後轉職到一般政府部門工作。可以預期的是只要表現不出差錯,這位青年主任可能就會在不久的將來獲得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的邀請參選議員,代表行動黨選舉就等同於當選,因為行動黨從一九六五年以來從未輸掉過任何選舉,所以這位青年主任只要答應,議員的身分是板上釘釘的事。 (相關報導: 林孝庭專文:美國都誤判,風燭殘年的蔣經國真心推動民主化 更多文章

議員在新加坡不只是權力的象征,還有豐富的物質報酬,沒有其他職務在身的議員,薪水大概是在一年三十至四十萬新幣間,如果是同時擔任內閣部長或是首相辦公室的工作,那薪水可以達到年薪百萬新幣。即使這位青年主任拒絕了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精英公務人員的身分在升遷與待遇上與一般的公務人員是雲泥之別,精英公務員在新國政府的準國營企業擔任主管的機會要比一般的公務員大得多,即使到了退休的年紀(六十五歲),他們也常被返聘,在新國,只要是國家認定的精英,政府可以保證你豐衣足食,問題是如何判斷誰是精英呢?只要是行動黨黨員就是精英嗎?還是只有精英才能成為行動黨黨員?研究新國政治與社會發展脫離不了對人民行動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