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防疫優先下的小我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我國為以防疫優先,在疫情期間限制海外學生返台,數以萬計的境外生等待入境。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明天要去清邁了,跟著社區的人一起移動。」這是瑋娜在外飄泊的第151天。從河內、曼谷、泰北、到清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瑋娜身處未曾計畫的旅行。

瑋娜是中國籍的台灣學位生,來台將近五年,目前修讀政治大學的博士學位。她想像中的2020年夏天會一如往常地在台灣讀書,完成論文後,迎接畢業典禮。沒想到,一月中從台灣出發的越南自助旅行,因為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原定十三天的散心之旅變成無止盡的流浪。

1月27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陸生暫緩入台的隔天,是瑋娜原定返台的日子。她在登機門前被攔下看著飛機離去,一整日與越南海關、台灣方交涉未果,晚上十一點多,瑋娜蹣跚地揹著行李離開機場,走了四十多分鐘找到一間旅店心力交瘁地睡下,準備明天再回去機場爭取返台。

她是國境之外迫切渴望返台的境外生之一,在多次暫緩來台的政策下,仍抱持一絲返台的希望。

202006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召開疫情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出席。(盧逸峰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疫情延燒初期,宣布陸生暫緩入台。圖為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資料照,盧逸峰攝)

近日教育部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6月17日公布的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名單,規劃境外生返台方案,共11個國家/地區,包含:香港、澳門、越南、泰國、蒙古、澳大利亞、帛琉、紐西蘭、汶萊、斐濟,不丹。第一批境外生返台名單共2238位,全為108學年的應屆畢業生。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未來境外生返台順序會以108學年應屆畢業生(8199位)為優先,其次是其餘舊生,最後是109學年新生。(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08學年度,各大學境外學位生共有63,530人,目前仍有26,000名學生仍未返台,其中港澳陸生共15,433人。)

「我心想理論上我是沒有入境史的,理論上應該不屬於這份文件(暫緩入台)劃定的群體,我覺得是有辯解機會的。」也許是泰北的下午暑熱難耐,或是斷斷續續的網路狀態讓這通電話頻繁中斷的緣故,瑋娜說到在機場的境遇時,更顯得百般無奈。

1月27日瑋娜一早就到河內機場,如預料的無法順利領取登機證,因為台灣在26日宣布的暫緩陸生入境政策。瑋娜提出個人的出入境旅遊史,證明自己除了去年11月至南京參加兩天的學術會議,其餘時間都在台灣。根據越南機場提供的英文版入台規範,中國籍學生禁制入台的生效時間為1月28日。臨櫃人員反覆討論後給了登機證,瑋娜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她依序在登機門前等待登機,回台灣的飛機近在咫尺。

沒想到心中隱隱憂慮的意外還是來到,保安與地勤攔住瑋娜,似乎是因為中國籍身分問題。他們聽不太懂英語,瑋娜試圖解釋卻徒勞,在機門前被生硬地拉住,眼看飛機離開,她卻走不了。

為了解釋自己的情況,瑋娜聯絡台灣的移民署,收到的回應是要遵照疾管局的規定。台灣的同學協助聯絡疾管局,當時疾管局回應可以開會討論,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瑋娜聯絡學校的老師,希望經由校方向教育部陳情,仍然沒有下文。 (相關報導: 中國增7例高風險、日本386例卻低風險?陸生崩潰怒喊:台灣價值貽笑大方 更多文章

「等到晚上十點多,覺得今天沒有希望了,身體也透支了,情緒上大起大落。一開始辯解了兩個小時,讓你進了,又被攔下來,攔下來又打電話,打電話又有人說有希望,但等等等等到沒有希望…」為了優先保障自身健康,瑋娜決定先離開聚集眾多旅客的機場,繼續想辦法回台灣。

20200331-桃園機場實施替旅客量測體溫措施。(桃機公司提供)
當時因應疾管局的規定,即使瑋娜多數時間都在台灣,仍無法順利搭上返台飛機。示意圖。(資料照,桃機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