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致力在太平洋地區拓展軍事影響力及範圍,4月與台灣前邦交國索羅門群島簽署《中索安全合作框架協定》,南太平洋島國成為美國及中國角力的新戰場。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美國及澳洲率領其他國家應該成立小組,預測中國可能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新投資。
基礎建設與電信
多年來,中國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在太平洋島國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包括橋樑、道路、碼頭、學校等。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投資為美國、澳洲及其夥伴帶來許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貪腐及破壞西方捐贈者努力加強治理結構的潛力。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對此深感擔憂,9月在華府接待十幾位太平洋島國領導人,並承諾在太平洋地區的基礎設施計畫投入逾8億美元。
西方國家特別關注的中國影響力領域是電信,《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在11月29日指出,據報導,中國有能力透過國營資訊科技公司存取、儲存、中斷通訊。中興通訊、華為、中國移動等中國公司在太平洋地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澳洲逐漸面臨艱難的選擇,陷入了「打地鼠」遊戲。
Telecom giant Telstra has finalised its purchase of Digicel Pacific, in a move widely seen to bolster Australia’s ties to the Pacific and counter China’s influence in the region.Digicel Pacific is headquartered in PNG, and operates in Fiji, Samoa, Tonga, Vanuatu and Nauru. pic.twitter.com/RQ9rGze2iB
— ABC Pacific (@ABCPacific) July 14, 2022
今年7月,為了防止中國收購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及其他太平洋島國的主要電信商「Digicel Pacific」,澳洲政府及澳洲電信(Telstra)斥資16億美元收購Digicel Pacific。
這個收購案中,澳洲政府拿出了13億美元,超過每年澳洲對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海外發展援助支出。11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美國及日本宣布將資助澳洲收購Digicel Pacific。
能源
8月,東帝汶(Timor-Leste)與澳洲接洽,目的是解決東帝汶與澳洲伍德塞德能源公司(Woodside Energy)之間的僵局。東帝汶國營的東帝汶國家石油公司(Timor Gap)擁有帝汶海(Timor Sea)大日出氣田(Greater Sunrise)的控股權,而伍德塞德能源公司是這項計畫的未來營運商。
東帝汶希望透過南部的管道輸送及加工天然氣,而伍德塞德能源公司希望透過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澳洲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首府達爾文市(Darwin),那裡已有加工設施。東帝汶警告澳洲,如果雙方的分歧持續下去,東帝汶可能求助於中國。中國政府及國營企業已經展現對東帝汶的興趣,包括建設深海港口、高速公路、電網。澳洲的替代方案是提供東帝汶預計56億美元的補貼,建設澳洲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
Woodside Energy (ASX:WDS) is re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Greater Sunrise via an onshore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export terminal in East Timor. https://t.co/c4urtAN0Po
— Holt Energy Advisors (@holt_ea) December 1, 2022
《外交政策》指出,這種情況不禁讓人質疑澳洲是否會再次出資以免中國擴展影響力,而即使美國及日本出手相助,澳洲也無法滿足太平洋地區的需求,預計到 2030年,太平洋地區每年需要約30億美元的投資。 (相關報導: 海平面上升威脅生存!太平洋友邦吐瓦魯拋出絕望計畫:「元宇宙建國」 | 更多文章 )
成立預測小組
近年來,美國及其盟國一直試圖與中國競爭投資,但迄今未能想出有效的因應之道。美國及其盟國已經發布多項公告,包括澳洲、日本、美國的「三國基礎建設投資夥伴計畫」(Trilateral Partnership for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藍點網路(Blue Dot Network)基礎建設計畫等。《外交政策》指出,這些計畫都尋求動用數十億美元的民營部門資金,但上述措施的目標都不是打破「打地鼠」遊戲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