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大排長榮」之前29年,台灣海運業引發的另一樁海上奇聞:「黃色小鴨艦隊」全球漂流

1992年1月,長榮海運「長桂輪」行經太平洋中部時遭遇暴風雨,導致12個貨櫃滑入海中,在海風和洋流推送下,以黃色小鴨為主力的2萬8800個「玩具艦隊」開始全球漂流之旅。(資料整理:蔡娪嫣;製圖:鄭力瑋)

日前,台灣巨輪讓蘇伊士運河「大排長榮」,而在29年前另一樁引發全球關注的海上意外,主角也是台灣長榮海運

1992年1月,長榮海運「長冠輪」(Ever Laurel)從香港出發,駛往美國西岸塔科馬港(Tacoma),行經太平洋中部時遭遇暴風雨,10公尺高的巨浪拍打船身,導致12個貨櫃滑入海中,其中一個貨櫃裝有美國幼兒玩具大廠「福喜兒」(The First Years)生產的2萬8800個黃色小鴨、綠色青蛙、紅色河狸、藍色烏龜塑膠洗澡玩具。墜海的撞擊力讓櫃門大開,在海風和洋流的推送之下,以黃色小鴨為主力的「玩具艦隊」開始全球漂流之旅。

洗澡玩具沒能成為孩子的歡樂玩伴,塑膠製品大量傾倒入海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但在各方小鴨狂熱者、環保志工與海洋學家的努力下,奇幻漂流的黃色小鴨一刻也不得閒地工作著,不僅幫助研究洋流、保護魚群、觀察氣候暖化,還讓科學家成功建立模型,預測海洋漂流物的流向,協助執法當局追蹤海上浮屍與失蹤船隻。

意外發生之後,掉落玩具貨輪的身分一度無人知曉,直到10年前出版《群鴨記》(Moby-Duck,暫譯)的美國作家霍恩(Donovan Hohn)在圖書館地下室翻閱《商情報》(Journal of Commerce)公布的老舊船隻航班表,才終於找到答案:台灣長榮海運經營的長冠輪,船東是希臘航運公司Technomar Shipping。長冠輪在1992年1月6日離開香港,1月16日抵達華盛頓州塔科馬港,比原定計劃晚了一天。

小鴨大出逃

這批玩具成群結隊搭上洋流,一度被封堵在北太平洋浮冰裡,等到1992年11月才首次出現在阿拉斯加海岸,距離貨櫃沉沒地點約3200公里。此後3年,黃色小鴨受到阿拉斯加洋流(Alaska Current)影響,一路往西到日本登岸,又隨黑潮(Kuroshio)迴轉至美國西岸,在夏威夷海域現蹤。1995年至2000年,部分玩具北上經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進入北極海,再向南漂流來到北大西洋海域,抵達美國東北部海岸。

2003年7月至12月間,福喜兒公司以每個玩具100美元(約新台幣2850元)的高價,鼓勵民眾協助回收。但世界各地的島嶼與海岸地區仍陸續出現玩具蹤跡,例如太平洋與印度洋交界的印尼、澳洲,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2007年,小鴨艦隊穿越北太西洋冰冷的水域,抵達英國和愛爾蘭海岸。歷經15年風吹雨打,多數被撈起的小鴨玩具已經褪白,但一些仍可見「The First Years」商標。

小鴨艦隊迄今還在海上漂流,尚未被發現的小鴨可能是被沖到無人海灘,或是困於海洋環流中間的巨大垃圾場。科學家估計,約有2000多隻黃色小鴨仍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North Pacific Gyre)當中來回盤旋,或是停留在系統中相對靜止的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區域,無法上岸。 (相關報導: 有刺客!一位幾乎改寫人類歷史的「愛爾蘭瘋女人」 更多文章

1992年1月,長榮海運「長桂輪」貨櫃落海,以黃色小鴨為主力的「玩具艦隊」開始全球漂流之旅。(資料整理;蔡娪嫣;製圖:鄭力瑋)
1992年1月,長榮海運「長冠輪」貨櫃落海,以黃色小鴨為主力的「玩具艦隊」開始全球漂流之旅。(資料整理;蔡娪嫣;製圖:鄭力瑋)

海洋廢棄物教會我們的事

海廢漂流路線

道德上來說,科學家永遠不可能為了研究,而將數萬個塑膠玩具扔入海中,但貨輪意外撒落玩具,等於一口氣免費送出近3萬個洋流追蹤器,是海洋學界一大福音,科學家還為這些漂流玩具冠上「友好漂浮物」(Friendly Floatees)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