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博觀點:海峽風雲急,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作者點出,影響台灣未來前途最大的因素,莫過於兩岸關係之間如何發展,這是所有台灣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示意圖。(資料照,取自總統府官網)

幾個海峽雙方必須面對的事實

關係和影響台灣之未來前途最大者,莫過於兩岸關係之發展,這是一個所有台灣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在談兩岸關係未來應何去何從時,我們必須面對下列幾個影響兩岸未來發展的事實:

(一)兩岸目前各自存在著互不承認的政治實體

我們台灣這邊有一個叫中華民國完全控制統治著台、澎、金、馬地區的政府,在國際上參加了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奧會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重要國際組織,受到了十五個國家的正式外交承認且有正式外交關係,並與數十個國家維持實質友好關係,我們的國民受到全世界165個國家給予進入免簽證的待遇,我們中華民國的護照,其有力性和效用性,在全世界排名第26;台灣為世界第22大經濟體,第17大出口國,擁有世界排名第六大的外匯存底。而中國大陸那邊則有一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和政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與絕大多數的國家均有正式的外交關係,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國際貿易出口國,有排名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為所有重要國際政治、經貿組織的成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眼中,中華民國已不存在,台灣是它的一省。依中華民國的憲法,台灣與大陸均屬中華民國,目前的台灣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事實上完全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和管轄。

(二)併吞台灣、統一台灣,是中國大陸所追求的永不會改變和放棄的終極目標。

2020年中國兩會。5月21日,中國政協13屆三次會議開幕,習近平出席。(AP)
兩岸目前各自存在著互不承認的政治實體,而統一台灣則是中國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圖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資料照,AP)

(三)台灣的人民不會放棄現行的政治、社會、經濟制度和民主自由的生活,也不接受中國「一國兩制」的構想和做法。

(四)美國對台灣問題具關鍵性的影響力。

美國透過立法對台灣有安全保障的承諾,也堅決反對台海雙方任何一方片面改變海峽兩岸的現狀,或以武力解決台灣的未來。同時,對台灣的未來,由於多年來的實質的軍事與外交的介入,美國也有相當程度地關鍵性的決定影響力,也具有不可排除的參與角色。

談兩岸關係和台灣的未來之發展,應務實地面對上述的四個基本事實,才不會流於空談,也才能真正找出可緩和雙方衝突緊張情勢而有利於雙方人民的解決之道。不過,台海情勢之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有其要解決兩岸關係和台灣之未來所不能不知的歷史背景。所以,我們應先回顧一下雙方關係之演變過程。

海峽兩岸關係演變之回顧

台灣海峽兩岸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態勢,追本溯源,當然是由於1949年中國內戰共產黨在大陸取得完全的控制權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而原來在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政府被迫搬遷到台灣的歷史事實所造成。

由於此一史實加上國際因素的影響,以及大陸和台灣方面隨著內外形勢的變化而在政策上的改變,使兩岸的關係有了可分成下列幾個階段的演變: (相關報導: 林建山專欄:臺灣哪來脫鉤中國的力與理? 更多文章

(一)「血洗台灣」、「武力解放台灣」對「反攻大陸」、「消滅朱毛」的敵對時期(1949-1978):

從1949年國民政府撤守台灣開始,中國大陸就推出「武力解放台灣」、「血洗台灣」的口號,企圖用武力來攻佔台灣,實現其完全消滅中華民國統一全中國的目標。而台灣方面,在蔣中正(中國大陸習慣稱為蔣介石)領導之下,也整軍經武,打出「反攻大陸」「消滅朱毛」的旗號,希望藉由武力奪回大陸,打倒其稱之為朱毛匪幫的中共政權。但由於共軍在1949年10月企圖攻佔金門的古寧頭戰役的失敗,以及由於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防守台灣實施台灣海峽中立化,防止海峽雙方彼此相互的武力攻擊,使雙方真正大規模用武力攻擊對方企圖攻佔對方的軍事衝突並未發生。更由於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國強力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因此從1949到1971年,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在美國的帶領下,都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全中國(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唯一合法的政府,也使中華民國政府保有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