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內藏全球知名的中華民族瑰寶,這些年來曾數次赴海外進行文化交流;然談到第一次出國展覽,則要追溯到1935年在倫敦舉行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整個展會共展出3080件,故宮就提供了735件,展會非常成功,吸引了42萬人次參觀。而同樣參與這次歷史性展會,屬於英國約翰.布坎南.查甸(John Buchanan Jardine)男爵所藏的珍品—清乾隆白玉仙山聖域圖山子,近百年後最近在台北藝術拍賣會現身,震撼海內外文物藝術收藏圈。

此項展會是為慶祝英王喬治五世登基25週年,由英國知名鑒藏家大維德爵士等人倡議舉辦。他除了向歐洲各公私藏家徵集中國藝術品外,更邀故宮共襄盛舉。我政府則以「讓國際欣賞中國藝術、增進中英感情」為由,同意參加。為了這項在倫敦百靈頓府皇家藝術學院舉行的展會,兩國政府同意共組理事會,由英國國王伉儷和中華民國總統為召集人,並公推瑞典皇太子古斯塔夫.阿道夫(Osc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f Adolf)為首席榮譽委員。

故宮則成立籌備會,以存滬文物為基礎,同時也向國內公私藏家徵求參展文物。這件事當時在中英兩國引起極大迴響,英國方面幾乎全是讚美,在中國則是毀譽參半。反對者認為,遠渡重洋、海上風險太大,且倫敦環境潮濕,對文物不利,更有人擔心政府是拿國寶去換軍火來抗日。
為了消弭民眾的疑慮,籌備會先在上海外灘中國銀行舉辦行前預展,重要展品包括青銅重器「毛公鼎」、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宋徽宗「牡丹詩帖」等等,吸引了當時政要名流汪精衛、于右任、孔祥熙、蔡元培、杜月笙等人在開展第一天就來看展,且門票2元,比上海高級電影院票價還貴1元,展期一個月卻是人潮不斷。
英國方面則於1935年六月初,派遣巡洋艦薩福克號(H.M.S.Suffolk)接運文物,故宮特派莊嚴、傅振倫、那志良等隨行赴英。當年七月底抵達英國,十一月底佈展完成,正式開展時,英王喬治五世偕瑪麗皇后親臨會場,駐足觀賞一個半小時,對中國藝術,讚嘆不已。
參展藏家之一的英國男爵John Buchanan Jardine,身家背景豐厚,是上海及香港「怡和集團」董事William Jardine 爵士之子。當時他提供了41件珍藏參展,經過近一世紀, 這些藏品到目前市場上只出現四件,一件在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兩件出現在拍場,一件在2011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另一件就是6/21將在台北宇珍拍賣的「清乾隆白玉仙山聖域圖山子」。宇珍表示,這件珍寶是台灣藏家乾舜堂主人拿出來的,疫情緩和後有此珍稀之物上拍,已引起海內外收藏圈高度重視,大家也都希望能創出好成績,活絡市場氛圍!

一件白玉山子,讓人回溯近百年前的中英文化交流,它曾經和其它承載外交意義的故宮瑰寶同場綻放光芒,讓台灣解封後的首場大拍,除了期待成交再創佳績外,更多了幾許讓人咀嚼再三的歷史況味。 (相關報導: 老公跟首相麻吉,就能跟黨領一億五千萬選舉?恐撼動安倍政權的醜聞:前法務大臣河井克行夫婦涉賄被捕 | 更多文章 )
台北宇珍 2020 春季拍賣資訊
拍 賣:6 月 21 日
預 展:6 月 13 日至 19 日 10:00am-6:00pm
6 月 20 日 10:00am-4:00pm
場 次:金相玉質-乾舜堂玉器珍藏 II 明德惟馨-亞洲重要私人沉香珍藏 重要中國瓷雜工藝精品
地 點: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 15 號 7 樓(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作者為文物藝術品收藏家、經紀人、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