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哪些特質的對象才能長久發展?前Google資料科學家列關鍵4點,用大數據找到對的人

如何用大數據找到最佳伴侶?前Google資料科學家告訴你。(示意圖/取自xframe)

喬爾和共同作者發現,確實有幾項伴侶特質多少可以用來預測他們的交往對象有多幸福。研究顯示,從以下幾項特質最能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好伴侶:

.對生活感到滿意

.安全依附類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如果不知道這個詞彙或其他幾個詞彙的意思,請再等等,我很快就會說明。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我們可以從這份清單學到什麼?

第一個啟示或許就是:想要提高戀情幸福度,你應該閱讀一些晦澀的心理學期刊,好了解這些心理學詞彙的意思。研究發現,和伴侶在一起時會多幸福,最好的預測指標就是這個對象在心理學家設計的各種測驗裡拿了幾分。

這意味著下次另一半要你關上電視球賽節目,和她一起坐在沙發上做一些網路上發現的心理測驗時,你不應該生氣,抱怨有多討厭這些愚蠢的心理測驗,要她就這麼一個晚上讓你好好看球賽,或是說乾脆單身算了;相反地,你應該和她一起,這樣就可以知道她是否具備成為優秀愛情長跑伴侶的特質。你甚至可以主動提議做心理測驗,那樣就更棒了。

這些測驗可以測出哪些事?

對生活感到滿意應該不需要特別解釋,對自己生活感到滿意的人通常是較理想的愛情長跑伴侶。警告:針對米克.傑格Mick Jagger開的半認真白痴哏要來了。傑格每次上台演唱《無法滿足》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時,他的聲音、聲線與魅力或許很性感,但是聽歌詞內容就會發現裡面充滿警語,察覺他可能沒有能力在一段長遠的關係中帶給女人幸福。

阿米爾.樂維(Amir Levine)和瑞秋.赫勒(Rachel Heller)的著作《依附》(Attached)把依附類型解釋得非常好。安全依附類型是理想伴侶的特質,這類型的人可以相信他人並值得信賴,通常勇於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愛意,和他人親近時也比較自在

盡責性是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之一,這個理論最早是在一九六一年由歐內斯特.托普斯Ernest Tupes和雷蒙德.克里斯托Raymond Christal提出。

盡責的人守規矩、做事有效率、有條理、可信賴,依據喬爾和共同作者的研究,這類型的人是較好的愛情長跑伴侶。

成長型思維是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提出的特質,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通常會相信,自己有辦法透過努力與堅持提升才能和能力。這樣的人可能會努力成為更好的伴侶,這或許就是他們最終真的可以成為好伴侶的原因。

這些最能精準預測戀愛幸福度的人格特質不但驚人,而且對於我們該如何看待戀愛市場極具意義。回想一下之前提到的數據分析結果,從線上交友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求偶者有多麼膚淺而令人沮喪,人們似乎就是非常想要那些為數不多,卻能讓人感到興奮的伴侶。 (相關報導: 19歲和29歲的擇偶條件哪裡不同?諮商師:比起找到外表好看的伴侶,29歲的人更在意一件事 更多文章

當然也有可能在真實世界的交友數據中,與具吸引力的另一半交往的人最後真的比較快樂,或許這些人確實透過狂野的性愛,或是在派對上展示火辣的伴侶來得到滿足。但是從上千對情侶提供的資料顯示,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要說最後有誰可能過得更幸福,就是選擇具備良好人格特質對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