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宗教團體提出公投提案,將現行《優生保健法》中,24周內能合法終止妊娠的期限限制縮短至8周。一經提出便造成諸多婦女、專業婦產科醫師的撻伐,認為此提案並未尊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且短短8周並無法檢測出孩子是否健康及先天疾病。該團體則是主張孩子在6至8周內即有心跳,不該如此輕易扼殺一個孩子的出生,否則國家出生率低下,便會走向滅亡。不過即使如此,只怕也未必能夠改善少子化現象,帶來的後續效應也有待商榷。
首先,許多女性認為自己的子宮不該是別人來限制,自己有掌握自身身體的權利。生孩子有諸多考量,比如是否出於女性自身意願或計劃而產下,而並非是受侵害、被加諸傳宗接代之壓力等違背自主意願的脅迫。在「妳的子宮不是妳的子宮」公投聽證會後,交通大學科法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也在臉書貼文表示,此案違反了基本的人權不該准予公投;第二,許多檢測孕婦與孩子的檢查,12周以上會檢查小孩是否有先天疾病,有些疾病甚至是20周以上才會被發現,若是將人工流產之限制限縮到8周,豈非造成更多不幸與社會負擔;第三,大部分女性會在懷孕至通常8周後才可能得知自身懷孕的事實,另外還有可能有受到性侵害、經濟考量、未成年懷孕等諸多方面,也可能導致墮胎走向地下非法化。
身為女性我們都有權力掌握自己的身體,小孩的出生也並非他人可以限制決定。改善少子化這個問題,應該要先探其根源。為何生育率低迷?多是因為現今的女性選擇不婚與不生孩子的原因。而追根究柢更是因為經濟不景氣,養活自己就已經萬分吃力,更別說還要養得起一個小孩。若是治標不治本,就算是生育率提高,也只是增加國人負擔、社會憂慮,孩子伴隨著不幸而來到這個世界,真的是大家所希望的嗎? (相關報導: 8周禁墮胎公投提案人怒吼「虐貓都不能忍,能殺嬰兒嗎」 法學教授一句話打臉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