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福島最大災難不是核能,而是反核後遺症

作者提及,許多人口口聲聲談福島、談核能,但卻打從心底毫不關心真相,真正讓福島縣、甚至是整個日本損失最大的,從來就不是所謂的核災,而是在核事故發生後出現的神奇傳言。(圖為福島災區/OKAMOTOAtusi@flickr)

咱台灣人有句俗話說「打人的喊救人」,意思就是指明明自己才是始作俑者,卻把親手製造的問題栽贓到別人身上,好像自己才是飽受委屈的被害人似的,靠著扭曲事實達到博取利益或陷害他人的目的。

十年前,一場發生在日本近海的天搖地動,當地名為「東日本大震災」的大型複合災難震驚世人,而十年過後,即便相關科學報告紛紛出爐、即便災後復興之路仍大致順利,卻因為反核人士一場場的「福島文創大賽」打著友好日本的名義,卻說著各種天花亂墜的謠言,造成當地在名譽的無端損失,成為當地揮之不去的夢靨。

很多人口口聲聲談福島、談核能,但卻打從心底毫不關心真相,而是藉此作為政治鬥爭或文創直銷的工具,以他人的鮮血跟名譽,換取自己在舞台上的眼球與關注;如同標題所講的,真正讓福島縣、甚至是整個日本損失最大的,從來就不是所謂的核災,而是在核事故發生後出現的神奇傳言;所以現在我們從尊重專業與相信科學的角度,重新回顧這十年來的事實現狀。

一、造成傷亡最大的發電廠事故,正是火力發電廠

首先我們來看這張圖片,這是來自朝日新聞的報導,裡面的圖是不是很熟悉呢?對,沒錯,一堆反核團體十年來都在瘋傳,還標榜為所謂的核災畫面,然後告訴大家台灣如果也發生核災,就會像這樣燒成火海而導致滅國。然而真相就是如圖所示,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核災現場,而是千葉煉油廠的儲油槽爆炸燃燒,被反核團體張冠李戴了十年,直到今日仍是現在進行式,其惡劣行徑著實令人髮指。

千葉煉油廠大火之後,當地連續數天因為「毒雨」問題,地方政府要求出門一定要帶傘,否則可能會因為淋到雨造成身體受損;某些反核人士成天跟你扯核災多可怕,說得好像天底下只有核電廠會遭遇事故,卻對受災風險更高、耐災害能力又比人家低的火力發電不聞不問。

千葉煉油廠大火。(取自朝日新聞20周年特輯報導,作者提供)
千葉煉油廠大火。(取自朝日新聞20周年特輯報導,作者提供)

我們再來看第二則新聞畫面,同樣來自於朝日,相信這畫面大家也記憶猶新、也被反核團體瘋傳了十年、也被宣稱說如果台灣發生核災會多麼恐怖,進而攻擊國內擁核人士是要將台灣陷入萬劫不復等等。但這又哪裡是什麼核災呢?就算看不懂日文,相信光猜漢字就知道,這是氣仙沼市的液化石油氣爆炸。

事實上,氣仙沼大火就是整個東日本大震災最嚴重的發電廠事故,裝滿液化石油氣的儲油槽遭到破壞,隨著海嘯衝擊延燒進市區並使其陷入火海而滅市,在世界銀行所預估的日本災後復興成本中(對,就是某些人最愛講的所謂「福島核災」災後損失),超過大半都來自於氣仙沼市。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將火力電廠的災害照片謊稱核災現場、將火力電廠的損失謊稱核災損失,筆者實在不知道像這樣的誤會究竟還要被謠傳多久。

氣仙沼液化石油氣儲槽爆炸,全市陷入火海。(取自朝日新聞即時報導,作者提供)
氣仙沼液化石油氣儲槽爆炸,全市陷入火海。(取自朝日新聞即時報導,作者提供)

最近台灣國內因為天然氣接收站與藻礁保育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除了三接案本身就是廢除核能的替代方案外,加上剛好日本地震滿十周年,結果兩者自然而然就被接在一起,然後反核團體就開始恐嚇社會大眾,說你核電廠鄰近人口稠密縣市、且靠近斷層帶又有火山,若將來遇到地震跟海嘯侵襲會何等不堪設想;那麼我們的三接呢? (相關報導: 當緬甸抗爭的流血現場,就出現在你我的手機螢幕上!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的普及,是否能讓緬甸離民主更近一點 更多文章

如果你覺得核四不安全,主要原因是靠近重要縣市且又有斷層火山,那麼同樣的標準下其實你更該反對三接,千萬不要以為核電廠是紙糊的,天然氣又好像什麼宇宙超合金打造的一樣金剛不壞(天然氣設施的耐災害標準遠低於核電廠設施,即使核四是二十年前的舊設計,依然比最新的天然氣還堅固)。要是哪天真出現什麼足以撼動核電廠的超大災害,換成非核家園規劃出的50%天然氣,將北台灣炸成火海,再一口氣給你燃燒個七天七夜,比起核災那還真的是連考慮要撤離幾公里的功夫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