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日前前往海軍131艦隊視導,了解戰備狀況,除聽取簡報,她也登上靠泊在碼頭邊的濟陽級巡防艦「蘭陽艦」(FFG-935)。事實上,蘭陽艦與停泊在後方的成功級巡防艦「岳飛艦」(PFG2-1106)正是待命中的偵巡艦,肩負第一時間應處通過我周邊海域的共艦或不明國籍艦船重任。而這也是蔡登艦慰勉的最大原因,連帶讓承接戰備任務的海軍艦艇罕見曝光。
近年共軍機艦擾台頻次有升高趨勢,國防部官網發布的「即時軍事動態資訊」,內容僅顯示出沒在我周邊空域的共機概況,讓應對共機而對我方各型機的機務狀況、後勤維保,乃至於空地勤人員身心,都成為熱議焦點。
空軍應處共機資訊頻傳 接敵第一線的海軍相對低調
相較空軍受到的關切程度,海軍應處共艦就顯得低調。回顧近年,國防部偶有發布中共航母、美軍作戰艦等艦船通過台灣海峽等資訊,突顯我方對周邊海域的相關動態足夠掌握,但卻幾乎未曾提及我海軍戰備偵巡艦伴隨監控的情形,讓在第一線接敵的海軍,功勞卻近乎不被注意。而這也成為日前國軍高層人事異動,出現重要職務獨厚特定軍種,海軍卻分不到的質疑聲浪。

儘管存在較不受重視的觀感,台灣四面環海的環境,讓海軍絲毫沒有鬆懈的空間。以此次統帥視導的蘭陽艦及旁邊靠泊岳飛艦為例,2艦都是待命執行戰備偵巡的任務艦;知情人士透露,駐基隆威海營區的131艦隊按照區域劃分,負責的就是台灣東北方海域的偵巡,一旦有狀況,蘭陽艦和岳飛艦就是第一時間趕赴應處的應變兵力。
啟動快、防空火力佳 成功級艦成台海偵巡主力
不過2艦本身屬不同艦型,蘭陽艦為蒸氣鍋爐引擎,啟動時間相對較久,因此出動順序反是在岳飛艦之後,藉以達到緊急出港需求。據悉,過去戰備僅配置濟陽級偵巡艦,後來才加入成功級,就是為了縮短出港時間。
另一方面,濟陽級艦當初的設計、作需是以反潛作戰為主,以各式聲納形成水下偵測網,讓敵潛艦無所遁形,但缺點就是防空火力稍差;而成功級艦則可掛載反艦用的雄風二、三型飛彈,更有MK-13單臂發射架能發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在承平時期的今天,成為台海偵巡的主力。

以區域劃分 每日至少4艦偵巡台海周邊
此外,因應共軍機艦擾台和所謂的「遠海長航訓練」有增溫趨勢,131艦隊會與其他艦隊合作,擔負監控共軍艦船。目前海軍共有4大偵巡範圍,除前述的東北方海域,另有西南、南方及台灣海峽中線,每個區塊都有1艘主力艦負責,並以東北偵艦、西南偵艦、南偵艦及海峽偵艦稱之;實務上會以接力方式完成監控任務,等同每天至少保持4艦在周邊海域偵巡。
除此次曝光的2艦外,蔡英文在去(2020)年12月18日前往高雄左營軍港,視導擔任戰備偵巡任務的康定級巡防艦「承德艦」(PFG-1208)。

時間推往前,同年9月22日在澎湖,蔡英文前往視導146艦隊成功級「子儀艦」(PFG2-1107),雖未明言是戰備偵巡艦,但在蔡和官兵合照的背景裡,發射架上的標一飛彈可是「戰備彈」(實彈)。
加上當時曾發生,該鑑因緊急出港而被迫向當地飲料店棄單,因此推斷應同屬肩負戰備任務。這兩次也是海軍戰備少有的露臉機會,同時代表海軍各型主力艦中,濟陽、成功、康定等,均各自承擔戰備任務。

至於排水量最大的作戰艦基隆級艦數較少(4艘),且整體性能遠高於前述3艦,戰時更要擔任海上支隊旗艦,責任重大,常態性擔負偵巡任務恐較不合宜,因此較少看到相關部署或配置。
若以高雄地理位置研判,除東北方外,承德艦有可能擔任西南偵艦、南偵艦及海峽偵艦。蔡英文視導時,曾提到「中共機艦騷擾,確實比過去頻繁;海軍官兵為掌握共艦動態,不僅可能要隨時停休、緊急召回出海,在海上執行任務的天數也更多,有時一趟就要10多天後才能靠港。」短短一席話,道出海軍在應處共艦的縮影,海軍的辛苦,值得國人給予更多肯定。
近海、非敵主力艦任務為主 共軍間諜船由錦江艦應處
除大型艦以外,噸位數小一個量級的錦江級巡邏艦,過去也曾在我實彈射擊或聯合軍演海域,對試圖刺探飛彈諸元、演習動態的中共間諜船、情報船,透過監視、電子干擾方式加以反制;相較於前述多為作戰艦相互監控,錦江級艦可負擔近海,或者目標艦船威脅較低、非敵主力艦等狀況。 (相關報導: 共軍兩棲登陸恐葬送大部隊?從解放軍訓場的「總統府」揭特攻作戰關鍵 | 更多文章 )

伴隨海軍高效能後續艦量產工作持續進行,同屬性的錦江級艦首艘「錦江艦」日前於高雄新濱碼頭除役,是否代表未來新艦陸續下水服役後,承接起監控中共船艦的任務,也值得外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