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教育部豈可放任學校「惡性退場」背棄師生?

稻江技術學院學生4日於高教工會召開「稻江師生:停辦不是學校說了算!」記者會,表達對校方片面宣布停止辦學的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5月14日,稻江校方卻無預警宣布停招、停辦,同時也告知7月31日將會全面師生淨空,一個不留。對於突如其來的重大訊息,學生竟是從媒體得知!大家頓時陷入恐慌,並有人因此哭泣。學生們熟悉的校園,也好不容易在此找到穩定打工到機會,就因學校的一句停辦全部變了樣。

我是就讀稻江餐飲系的研究生蔡雅惠,當初會前往稻江就讀,最主要是烘焙老師的推薦。雖然大家對稻江或許有些刻版印象,停留在那久遠之前低分錄取的負面新聞,而我前往就讀前,多少也有聽聞一些學校的負面雜音。

不過基於兩個因素,讓我仍是選擇踏入稻江校園,開始了一連串學習:一是對於烘焙的喜愛與熱忱。其二也對當時的現任的張淑中校長想要改革,努力扭轉外界之前對稻江負面的觀感,感到好奇。

在稻江的學習過程中,很感謝那些認真教導我的教授,也很高興可以融入那些年輕學弟妹的思維與互動,體驗當學生的樂趣。

其實早在去年我就已經完成論文,原本當時就已經打算辦理離校手續,但卻聽說,張淑中校長因跟董事會理念不合選擇離開學校。當時我就有點擔憂學校某些師生未來的狀況,於是毅然決然,選擇留在學校繼續學習,也進而觀察學校處理事務的態度。

當時張校長在其位鼎盛期,吸引了不少優秀的學生,抱著想要認真學習可與實務結合的技術來到學校。例如:去(2019)年在學妹們與指導老師的努力下,進入統一烘焙盃第二屆比賽的第12強。看到她們努力的過程讓人動容,還有各科系的學弟妹,大家也全力為比賽而努力,想要提升學校的名聲,替學校爭光。

然而,就因學校宣稱「少子化」,若再繼續辦學下去會虧損,竟然就可以無預警的宣布停辦,剝奪學生的夢想嗎?請問學校,難道教育事業是商品嗎?可以因為不賺錢,說關就關嗎?可以因為這樣就遺棄學生不顧嗎?

學校當初想盡辦法,要把學生招進稻江,現在卻又想盡辦法,逼迫學生離開稻江。現在面臨學校突如其來,毫無預警宣布停招、停辦的狀況,讓那些還無法畢業的學弟妹陷入如此不堪的處境。

20200430-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立院財政、經濟、教育等委員會聯席協商。(蔡親傑攝)
教育部因應少子化制定大學退場機制,然稻江校方片面的做法引起侵害學生的受教權爭議及學生的不滿。圖為教育部長潘文忠。(資料照,蔡親傑攝)

我們想請問教育部,不是口口聲聲說會維護學生的受教權嗎?當學校召開安置會議時,校方卻跟學生告知,稻江是被教育部搞倒的,並將安置學生的責任全部推給教育部。

我們這些學生真的不知教育部究竟是在維護學生的受教權,還是抹殺學生的受教權。為什麼可以放任學校倉促宣布停辦,而不用等待所有學生原校畢業?

而事實上,校方倉促宣布停招、停辦的處理過程也明顯有嚴重瑕疵。據校方的內部通知單上,通知全校全體教職員工於5月13日下午2時30分召開全校重大會議。而就在這個第一次召開的重大會議上,學校就告知停招、停辦。而緊接著校方就於隔日14日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停招、停辦。所以第一次的重大會議也是最後一次重大會議。 (相關報導: 為何辦學19年的稻江管理學院一夕停招?校方曝「這些難關」撐不下去 更多文章

最荒唐的是,全體學生竟然還是透過媒體才得知學校停招、停辦。攸關學生重大權益的整個決策過程中,校方卻完全保密到家,沒有進行任何溝通。在無預警片面宣布停辦後,學校才快速召開學生安置會議。但奇怪的是,學校內部本身就具有大型會議廳可供使用,全校各科系的學生明明可以一起參與安置會議,但校方卻選擇分散科系學生,快速召開「安置會議」,在會議上還不斷鼓吹選擇安置(強制轉學)的好處,並告知有任何問題,教育部都會全權處理,請學生快速填寫意願單,過程中也未告知學生收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