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議題延燒,民進黨中常會10日安排「日本福島核災後現況與台灣能源轉型政策前景」專案報告,在聽取報告後,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發表裁示指出,「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帶領國家,讓台灣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模範生」。蔡英文更宣示,核四絕對不是選項。
蔡英文指出,10年前的3月11日是日本的福島核災,對人類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除災害的場面令人震撼,很多社區、家庭,因為核污染而被迫搬遷、分離。
蔡英文也說,直到今天,核電廠周邊仍有部分區域,因為嚴重污染,災民都沒有辦法回家,2011年福島核災的震撼,不僅衝擊了日本,也衝擊了台灣,家園不能重返、家人被迫分離,福島事件的畫面和傷痛,讓台灣人感受到「核災」如此可怕,當年8月,民進黨在「十年政綱」正式把非核家園的主張,落實到現實政策的規畫當中。
蔡英文提及,在福島核災發生後,反核四的主張漸漸變成主流的輿論,「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旗幟,經常懸掛在大街小巷,2013年的反核遊行,也是空前的規模,在反核的路上,也有很多人在為理想奔走,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數十年努力才獲主流民意支持擋下核四」
蔡英文說,2014年反核的民意高漲,行政院長蘇貞昌當時是民進黨主席,他去拜訪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時,心情急切、據理力爭,在鏡頭前真情流露,到了2014年4月27日,馬英九才終於在和藍營縣市首長會商之後,順從民意,宣布「核四封存」。

蔡英文敘述,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台灣社會的進步力量,終於爭取到主流民意的支持,把爭議不斷、耗費巨額資金、時間,且難以評估及管控風險的核四工程,把它擋了下來,2016年,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在野時的能源主張必須落實在執政的每一天當中。
蔡英文說,也是從那個時刻起,啟動了能源轉型,讓綠電急起直追,光電開始有效率地推動、離岸風場從無到有開始興建,全世界再生能源的廠商,都感受到台灣推動綠電的決心,也帶來大規模的投資。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蔡英文強調,不僅要追求電量足夠,也希望發電配比能夠符合國際趨勢,當燃煤不符合淨零碳排的趨勢,燃氣也成為兼顧穩定供電,和減碳、減空污的能源選擇。蔡英文提到,最近受到矚目的第三接收站,也是因應這個趨勢,開始落實推動。在2016年執政之後,大幅修改前政府的232公頃開發面積,現在只剩原規劃的10分之1,這幾年來,中央地方合力,投入包括觀新藻礁在內的桃園27公里海岸保育,更要規劃成立基金,針對全台多處藻礁推動系統性的保育工作。
「天然氣和藻礁,是環保與環保之間的選擇」
談到此議題,蔡英文強調,她知道社會對三接站議題,仍有些不同的意見,但能源轉型是大家共同的目標,這不是路線之爭。 (相關報導: 幕後》台海最接近戰爭的1次!美駐聯大使訪台踩紅線,解放軍放話將隨同進入台灣領空 | 更多文章 )
蔡英文強調,天然氣和藻礁,是減煤、減空污和保育之間的權衡,是環保與環保之間的選擇,會要求行政部門和黨公職,持續和關心的團體、朋友溝通,「保護家園是我們的共同使命,我們目標一致,只是選擇的實現方法或許有些不同」,請大家不要相互攻擊、不要相互傷害,抱持理性,努力溝通,一定可以共同尋求出解決的方法,一起度過能源轉型這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