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Lychee聽起來超像荔枝?原來這9個食物的英文源自中文!

日本的代表美食「拉麵」,其名稱就是借用漢語的發音,在日語中也可以直接借用漢字寫做「拉麺」。(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在生活中發現發音和中文相似的英文單字,例如 lychee、chow mein 等美食都是有名的案例。這些英文之所以和中文發音如此相似,正是因為它們的單字來源為中文字。今天就和 VoiceTube 一起認識幾個字源為中文的食物英文吧!

在語言發展的歷史中,隨著文化交流,語言會把從別的語言借來(borrow)的辭彙,吸收為自身的一部分,成為所謂的「外來語」(loanword),以最貼近日常生活的食物來說,中文裡的漢堡(hamburger)、披薩(pizza)、可樂(cola)都是常見的例子。

而英文的食物名稱中也有許多直接音譯(transliterate)或仿譯(calque)中文的字彙,今天就和 VoiceTube 一起來看看,哪些我們平時熟悉的食物字詞也在英文中被使用吧!

1.Bok Choy 白菜

原產於中國的小白菜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不論是清炒或是當成煮泡麵時的配角都深受喜愛,而在英文中會將小白菜、青江菜、奶油白菜這類不會結球的白菜,英文方面借用了粵語(Cantonese)的發音,稱作「bok choy」、 「pak choi」 或是 「pok choi」。至於會結球的大白菜、山東白菜等,則稱作「napa cabbage」。

2.Chow mein 炒麵

美國加州在1848年發現大量金礦,開啟了一波淘金潮(California Gold Rush),更吸引了海外各地,包含華人在內的勞工(laborer)們到美國參與採礦(mining)。這波的海外交流也使得炒麵等粵式飲食文化,隨著中國廣東省台山市地區的移民一同被帶進美國。然而,根據研究顯示,源自台山話的 chow mein 一詞,要一直到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之間才正式在英文中出現。

3.Lychee 荔枝

酸甜的水果荔枝在英文中稱作lychee 、lichee或是lichi,根據記載,荔枝在中國南部的栽種和生產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而荔枝的相關知識,最早是於16世紀中晚期透過造訪中國的歐洲冒險家、傳教士等傳回歐洲。西班牙傳教士門多薩在其著作《中華大帝國史》中,更說荔枝「味道甚好,多食不會傷身」。

4.Siu Mai 燒賣

港式飲茶中常見的燒賣,英文名稱shumai音譯自粵語,在劍橋辭典中的解釋是「在一小張麵皮中填滿肉或魚後蒸煮的中、日式餃類」。不過燒賣一詞的來源其實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中文的燒賣借用自蒙古語,為「沒有冷卻」的意思,推測是因為這種食物蒸好後得趁熱吃才會得名。因此,根據這項說法,燒賣在中文裡也屬於外來語借用的範圍。

5.Char siu 叉燒

叉燒的英文char siu一樣音譯自粵語,同時也有譯自國語的chashao等不同拼法。叉燒是源於中國廣東一帶的料理,傳統做法是將豬肉以叉子(fork)放在爐火(stove fire)上烤製而成,因而得名叉燒。 (相關報導: 主管說的ASAP、FYI、IMO、ETA是什麼?職場必備的60個商用英文縮寫,想提升競爭力快學會 更多文章

6.Longan 龍眼

龍眼是原產於緬甸(Myanmar)和中國南方地區的熱帶水果(tropical fruit),雖然最早在兩千年前的中國漢朝(Han Dynasty)就有相關紀錄,不過直到近250年間才從中國傳到世界各地。根據韋伯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其音譯longan最早在1655年被發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