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5月5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要求歐央行 3 個月內針對其資產購債計劃(PSPP)提交檢視計畫,否則強制德國央行禁止參與未來的資產購買計劃,並出售相關資產!此舉將危及歐洲經濟的搶救計畫嗎?
經濟已經夠差,購債放錢(QE)都來不及了,現在卻出現德國可能停止參與購債的計畫?雖然本次主要針對過去數年歐央行的政府公債購買計劃(PSPP),尚未對疫情緊急資產購買計劃(Pandemic Emergency Purchase Programme;PEPP)進行檢視,但德國法院此舉仍是等於是打了歐央行一掌!他為何這麼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且聽M平方娓娓道來!
先來複習一下歐洲央行的資產購買計畫(QE),方便我們往下繼續深入探討德國法院這次爭議判決的原因和影響:
前言:歐央行資產購買計劃簡要
1)資產購買計劃(Asset Purchase Programme;APP):2015 年 3 月歐央行宣佈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也就是俗稱的 QE 購債,歐央行將以每月新增 600 億的規模購買各式資產。APP 目前持續進行,僅於2019/1~2019/10 短暫中止,而每月購買規模則隨著歐洲經濟和物價而有所調整,最高曾經高達每月 800 億歐元。目前為每月 200 億歐元,並於疫情後於 2020 年追加 1200 億歐元的購買規模。
2)公部門資產購買計劃(Public Sector Purchase Programme;PSPP):是 APP 計畫的主力子計劃,主要購買資產品種為各國的主權公債,佔整個 APP 規模的八成以上,截至 2019 年底已累積持有 2.1 兆歐元的公債資產。而 PSPP 計畫也是此次德國法院審查並裁定可能越權的資產購買計劃。
3)疫情緊急資產購買計劃(Pandemic Emergency Purchase Programme;PEPP):2020/3/18 歐央行針對疫情推出規模 7500 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隨後取消 PEPP 計畫的購買上限,以增加購債的靈活彈性,至少持續至 2020 年底。

一、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的來龍去脈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以下簡稱德國法院)裁定歐盟法院越權,並要求歐央行於三個月內提供 PSPP 計畫的檢視計畫,否則將要求德國聯邦銀行退出 PSPP 計劃,甚至出售過去購買的債券資產。
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上面這句話,一定一團混亂,沒關係先別急,M平方用三個問題帶大家一步一步暸解整個事件的經過!
1)歐盟法院做了什麼事?
其實早在 2018 年 12 月,歐盟法院已經就歐央行的 PSPP 計畫給出裁決,認為這個政策符合歐央行本身的政策目標,並無越權。
2)德國法院為什麼認為歐盟法院越權?
要理解德國法院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裁決,我們需要先知道歐盟公約對於歐央行的規範和授權。歐盟公約授權歐央行的權責為保持整個歐元區物價通膨穩定。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授權可沒包含經濟發展!因此推動經濟政策是各國政府的權責範圍,不屬於歐央行。但當歐央行推行貨幣政策刺激物價通膨時,必定對經濟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