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研究說,在社群媒體上操縱影響選民現在成了全球性的問題。自西方國家指責俄羅斯試圖通過操控輿論介入美國2006年總統選舉後,操控社群媒體在選舉期間介入公共對話就成為受關注話題。
香港的反政府抗議持續數月,其間一直伴隨著激烈的對立輿論和指責,中國通過社群媒體做宣傳也受到境外媒體關注。這次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發表研究報告後,許多媒體把報導標題寫成:中國成為操縱資訊的超級大國。
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的研究認為,自2017年以來遍布70多個國家的有組織的操縱社群媒體活動增加了一倍。中國成為社群媒體上進行宣傳的主要角色。
社群媒體在民主國家的選舉過程中越來越重要
支持自由傳播資訊的人士認為,資訊自由能增加個體公民的力量並且促進民主理想,因此他們反對私人擁有左右大眾的傳媒,反對媒體管制。按照這種看法,媒體所有權結構集中不利於民主發展。美國許多媒體學者主張減少大公司對大眾傳媒的主宰,因為那樣危及到思想資訊流動的競爭。
但通過電腦互動的社群媒體極大地改變了媒體集中傳播資訊的方式,令資訊擴散達到空前的程度,在互動性和頻繁性方面遠遠超出了傳統的紙媒和廣播媒體,也改變了人群和選民互動的方式。
因此社群媒體在民主國家的選舉和爭取選票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報告說,在45個民主國家裏,政客和政黨都在利用電腦宣傳工具取得虛假的支持者,散佈操控的資訊,增加選民支持。在26個專制國家,政府利用電腦宣傳手段控制資訊,壓制公眾輿論,詆譭批評,窒息政治反對派。

針對這種情況,社群媒體推特已經關閉了成千上萬的傳播虛假消息和支持政府資訊的帳號,這些帳號來自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西班牙,卡達,葉門,西班牙,厄瓜多等許多國家。許多不實帳號討論香港抗議,有的支持沙烏地阿拉伯。
報告認為,70多個國家存在網路散佈虛假資訊的現象,原因是政客需要宣傳幫助贏得公眾支持。
中國可能開始介入民主國家的選舉交流
目前中國有世界最大的社群媒體用戶群體,而且隨著移動網路設施快速發展,中國社群網路和用戶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中國在社群網路輿論的作用特別受到關注。
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的報告說,香港的抗議成了中國全球社群媒體操控活動的催化劑,他們把「支持民主的人士」說成遭到「民眾反對的暴力激進者」。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的主任霍華德(PhilipHoward)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資訊操控的超級大國,並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示力量,針對西方選民,影響他們的看法。
霍華德說,「俄羅斯在利用社群媒體操控公眾輿論方面一直最具獨創,而且持之以恆,但是多年來他們針對許多國家這樣做」,「中國有這方面的能力,但只在最近他們才和俄羅斯政府一樣努力。」
他說,現在了解了中國的能力後,他最大的擔心就是中國可能會開始介入民主國家中的選舉交流,例如英國的大選,美國明年的選舉,以及加拿大一個月後的選舉。俄羅斯和中國可能利用社群媒體介入公眾輿論對話。
社群媒體會放大誤導資訊、引發暴力、破壞人們對媒體和民主機構的信任

研究人員認為,網路資訊誤導真正的問題可能嚴重得多,因為社群媒體往往不夠開放,年輕人往往使用更新的,更封閉的平台,諸如Snapchat,抖音(TikTok)和Instagram等。
報告的主要作者布拉德肖(Samantha Bradshaw)說,數字化時代的社群網路技術以其便利,演算法,自動生成系統和大數據等優勢,極大地改變了資訊傳播的規模,範圍,和精凖度。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多倫多大學的哈亞特(Tsahi Hayat)博士通過對美國選舉中社群媒體的觀察,認為社群媒體的算法可能會按照用戶的喜好過濾和顯示新聞結果,這樣有可能加劇了固定政治看法,向偏執方向發展的趨勢。
布拉德肖認為,雖然社群媒體曾經被讚為推動自由民主的力量,但是社群媒體也因為放大誤導資訊,引發暴力,破壞人們對媒體和民主機構的信任而受到質疑。 (相關報導: 「中美軍力翻轉、美國10年內失去協防台灣優勢!」澳洲專家:台海風險升高,亟需溝通機制 | 更多文章 )
報告指出,社群媒體操縱現象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政府和政黨都在別有用心地利用社群媒體的算法,自動系統和大數據,在很大規模上操縱公眾輿論,這對民主制度構成很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