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出納、營養午餐秘書...1人多扛8工作!小校護理師缺代理人不敢請假,「專業職代薪水比基本時薪還低」

目前高中以下校園大多只有1名護理師,加上業務多、代理人難尋,造成她們有假不敢請、請不得的狀況。圖為護理師幫國中女生施打疫苗,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雲林縣政府提供)

除了幫學生擦藥、緊急治療、健康檢查外,校園護理師肩上,其實還扛著家庭訪視、追蹤特殊個案等工作,此外,出納、文書、營養午餐秘書等大小行政工作,往往也落到他們頭上。當前在高中以下校園,多只有1名護理師的情況,也造成有假不敢請、請不得的狀況。對此,教育部、立委曾盼透過建立職務代理人制度解決,然而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理事長蘇暎雅認為,實務上沒錢沒人,倘若訂定制度壓下來,很多學校會被壓垮。

根據《學校衛生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40班者,應配置1名護理人員;40班以上學校,則須至少有2名護理人員。而依據教育部國教署統計,目前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應聘滿4154名校護,實際則為3983人;其中40班以上學校應有1390人,實際則有1268人,聘置率皆超過90%。然而在看似無虞的人力背後,卻因職務代理人制度問題,造成1人校護難以請假。

7成小校校護 每日兼辦業務逾2小時 

當前校護人員在校內,是相對弱勢情況。常見的治療學生、健康篩檢、健康教學、健康資料管理與統計等工作外,還包括聯絡因病缺席3天以上的學生家長、到特殊疾病學生家庭訪視等任務;而根據校護協進會調查,全國護理人員中,此兩項有45.8%、65.1%人員無法做到,歸納原因,高達8成為行政、時間因素,小型學校中更有超過7成受訪者,每日兼辦業務所需時間在2小時以上。

蘇暎雅表示,小班、小校被要求兼辦行政業務、其他事情的情況非常多,當出納人員、營養午餐秘書都很常見,也有被要求做文書,甚至有的姐妹,一人要多扛6到8項工作;她指出學校行政業務,不管規模大小,種類都是一樣的,只有量的多寡差異,與職員分配的差異,教師說要教師專業,不接行政,所以只好丟給職員,「當校護是唯一的職員時,她所接的業務是很可觀的。」

龐大業務負擔,加上多數學校僅有1人擔任,也讓校護有假不敢請,關鍵之一就是在職務代理人。

20190131-日前雲林菜農在臉書上貼文,強調雲林縣雖號稱「農業首都」,但學校營養午餐費菜錢竟然僅18元。雲林縣國小學生營養午餐示意圖。(取自雲林縣政府網站)
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理事長蘇暎雅說,小校校護被要求兼辦行政業務,當出納人員、營養午餐秘書都很常見。圖為國小生吃營養午餐,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取自雲林縣政府官網)

中央擬定校護職代原則 人力是難關

現行制度下,僅有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南市、高雄市,有明訂校護差假職務代理原則 ,多為校內職代,加上專業職代2種做法並行;校護若需短期請假,職務代理人多由校內教職員負責,而若遇上生產等,需請數週甚至1個月的長假,則可由校方自行聘請具護理師資格的專業職代。

而回到中央高度,教育部國教署曾於去年3月召集相關團體研商,盼從中央擬定校護職代原則,然而由於各方意見分歧,目前仍在蒐集意見階段,其中關於缺乏人力造成的施行困難,是一大因素。

曾任成大護理系教授的綠委陳靜敏表示,儘管部分地區,有由教育局建立代理人員人力庫,可以支應各校,然而卻是空有職務代理系統,人力庫也不充足;她說明,人力庫由每一地方教育局管轄,有人力庫的縣市,是比較有錢的縣市,但即便在這些縣市,也有原縣區,就算有人力庫,也沒辦法請人到偏遠學校當職代,而教育部說可以請地方衛生所支援,但這對衛生所來說不可能,因為他們也沒有人力。 (相關報導: 護理師出身!張麗善親為學生打疫苗惹議 衛生局將依法開罰 更多文章

「專業職代其實是我們的目標跟期許,但在現實上執行是有困難的。」蘇暎雅指出,專業職代目前的施行,就算在六都也只有台北、新北沒有問題,但台中、台南、高雄甚至桃園,都會有問題,儘管人力充足,但在原縣區,像高雄的那瑪夏鄉如何聘職代?新竹尖石鄉、五峰鄉,如何聘職代?

20181109-新科立委陳靜敏9日於立院宣誓就職。(顏麟宇攝)
曾任成大護理系教授的綠委陳靜敏說,按行政人事局規定,校護專業職務代理人月薪為3萬4915元,換算下來每小時145元,比基本時薪還低,造成難以招到人的情況。(資料照,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