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宋承恩專欄:「防衛台灣就是防衛日本」,台灣如何因應日本介入?

麻生太郎表示,中國如果以武力攻擊台灣,日本政府將認定這已構成安全保障相關法律中的「存亡危機事態」。(資料照,美聯社)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7月5日演講中表示,中國如果以武力攻擊台灣,日本政府將認定這已構成安全保障相關法律中的「存亡危機事態」,日本有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並說美國與日本要一同防衛台灣。

演講場合是由沖繩選出的自民黨眾議員的募款餐會,因此提及沖繩特別關注的台灣議題,而麻生太郎一向有反中挺台的鮮明色彩,但他的一番話絕非即興之作。麻生太郎曾任首相,現在還是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的決策成員,其發言反映日本政府內部想法,具有相當份量。

麻生太郎發言隔天,防衛大臣岸信夫在6日例行記者會答詢時,並沒有避而不談,而是正面表示「集體自衛權」的行使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狀況進行綜合判斷,同時也肯認麻生副首相的發言基本上是基於日本政府的這項想法。

對中強硬,防衛副大臣不甩「一中原則」

日本民意普遍厭惡中國,對中國威脅日本安全十分有感。雖然在中國抗議下,日本政府官式上會切割個別發言,澄清「立場未變」,但對中強硬,不甩中國的大架構,已然成形。

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6月28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專題演講中,用不錯的英文暢談日本當前所面對的安全威脅,已經由傳統陸海空擴展到飛彈、衛星、網路戰及電子戰,也因而戰略觀產生根本性改變。

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就問到台灣。中山泰秀以明白不過的話語說,台灣與沖繩及日本南端小島唇亡齒寒的關係、解放軍在台灣周圍的加強活動,以及美中軍事力量的消長,要大家「醒醒」。對於「一中原則」,更是質疑是基於1970年代的假設,已經不合時宜,於今一味遵循也不再有利。反倒是民主國家應該要彼此互相保護,認為「有必要守護作為民主國家的台灣。」

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暢談中國威脅與日台關係。(翻攝哈德遜研究所官網)
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暢談中國威脅與日台關係。(資料照,翻攝哈德遜研究所官網)

再往前追溯,日本政府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已經持續好一段時間。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後,促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提升到元首層級,日本是最大推手。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高峰會後,將台海安全列入共同聲明,開啟了該議題後續更廣的國際能見度。日本參議院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全體起立通過沒在顧忌;菅義偉也在G7作類似的發言。支援台灣疫苗,同樣也是不顧中國反對。

日本政府這些動作背後也有日本民意普遍厭惡中國,對中國威脅日本安全威脅十分有感等國內政治因素有關。雖然在中國抗議下,日本政府官式上會切割個別發言,澄清「立場未變」,但對中強硬,不甩中國的大架構,已然成形。 (相關報導: 風評:疫苗為台灣劃出的三道階級線 更多文章

由被美國保護到提供美軍協助

1969年首相佐藤榮作說,萬一台灣受到武裝攻擊而美國不得不履行義務時,這可視為威脅日本的和平與安全,因此「美國履行對台灣防衛義務時,日本基於上述對國家利益之認識,自應考量採取適當對策。」

但麻生明確說台灣遭受攻擊,將構成日本安保法制下的「存亡危機事態」,牽涉到日本是否動用自衛隊武力行使自衛權,也就是是否出兵。茲事體大,必須由兩個層面深入分析,才能了解其究竟是什麼意思:一是美日安保同盟,另一是日本國內法上鬆綁對使用武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