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才是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醫師教你合理看待進食時間

飲食的時間點沒有絕對的標準時間,重點在於你吃什麼。(圖/pakutaso)

這幾天瘋傳一篇主張「宵夜才是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的文章,在多個不同媒體轉載。甚至有媒體下標醫師證實:最重要一餐竟是「宵夜」 。

原文講了一大串,簡單來說,是一位專看自費交感神經失調的醫師寫了一篇文章,認為熟睡的時候自律神經在讓身體修復,所以應該要補充能量,所以要睡前吃,「這才是真正符合生理機制的作法。」

另外他也提到,「早餐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獲得修復的身體有滿滿的生長激素與瘦體素,能支應您起床後三至四小時左右都不需要額外的熱量。」看到這篇文章,許多看過減肥全攻略的網友們紛紛來信詢問,甚至感到恐慌。這位醫師真的「證實」了什麼嗎?今天就讓團隊醫師來幫大家說明,這樣的說法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吧!

先講結論:

早餐不是一定要吃。在健康成人身上,沒吃或晚吃不會怎樣。但也不用嚇人說不能吃。孩童應該要吃早餐。疾病患者要大規模調整進食時間及份量需與醫療團隊溝通。若為了減重目的,如果你不真的餓,可以不吃或延後吃早餐,對減重可能有幫助。宵夜沒這麼危險,但也不用嚇人一定要這麼晚吃晚餐。吃東西的質跟量,比吃東西的時間點來得重要。

早餐真的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看看這說法哪裡有問題

其實「早餐是危險的一餐」這樣的說法在今年初,因為一本新書的發表《早餐是危險的一餐》(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在台灣曾經造成瘋傳。這本書作者是Terence Kealey是劍橋大學臨床生物化學教授,許多人看到是名校教授寫的書,就把內容奉為圭臬了。

但是「早餐是危險的一餐」這句話,在科學上只是一個「專家意見」的等級。也就是說,目前還缺乏明確的證據。這位專看自律神經失調的醫師所寫的文章,基本上講的內容,就是這本書內容的極度精簡、再加上過度肯定的版本。只有嚴謹的研究才能「證實」事情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在那之前,所有的說法都只是假說、推論,並必須持續懷疑的。

隨便舉個例子,觀察發現,每一個死亡的人在生前都長期接觸並飲用了「一氧化二氫」,所以我們要非常小心「一氧化二氫」。但一氧化二氫就是水啊,每個人死前都接觸並飲用了大量的水,難道代表水很危險嗎?這個例子是在告訴你,觀察性的研究,不能隨便推論因果關係,必須更近一步嚴謹實驗的證實。

近來對於該不該吃早餐這件事,今年有一篇研究找了49位原本「不吃早餐」的女性,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必須在每天早上吃下每日熱量攝取的15%以上,另外一組則是規定接近中午時才能開始進食有熱量的食物。也就是說,把他們拆分成「吃早餐組」,跟「不吃早餐組」。結果發現吃早餐的那組,進食的熱量平均增加了266大卡,而且也平均增加了0.7公斤的脂肪...... (相關報導: 愛吃宵夜的代價絕對不只變胖啊!研究:女生10點後還吃,得這種癌風險直接加倍 更多文章

(圖/pakutaso)
吃早餐的好處,在專注力的表現上就有影響。(圖/pakutaso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原本不吃早餐的人」,逼他吃早餐的話,他可能會多攝取熱量,而且可能會變重,也就是「不要逼原本不吃早餐的人硬要吃早餐」。也有其他研究顯示,在正常人身上,把早上進食的時間往後拉,可能對體重控制有幫助,但這些研究並沒有告訴我們「吃早餐就是危險的」。因為進食不只是「體重」的問題,比方說「工作表現」,可能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