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共處」癌症專題》【癌後新生命】重要的是,剩下來的時間,你要做什麼?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曾經患有白血病,必須換骨髓,之後復發還併發猛爆性肝炎,一路挺過來的他,對於健康與人生有不同的體悟。(資料照,顏麟宇攝)

許銘能,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1994年罹患白血病至今22年。面對抗癌,「只要你活得夠久,上天會眷顧你、會有更好的醫藥問世。」

1994年,我34歲,在衛生署保健處工作,身邊總有人說我臉色不太好,因為自己是醫師,想想還是去抽血檢查,可是既沒發燒也沒有不舒服,又拖了一個月才去看報告。結果白血球3萬多(正常值為6千~1萬/立方毫米),因為我本身也是醫師,知道應該是血液疾病,趕快去台大找陳耀昌教授。

陳醫師說我的血球比較高,但比起有人高達30、40萬,我算是早期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但若進展到急性期,大概活不過3年。怎麼辦?他說,以目前化學治療或者加干擾素治療,大概只能夠維持一陣子。想要治好,唯一方式是做骨髓移植。

好吧!那就做骨髓移植。但第一個要面對的是配對問題。我家有我弟弟、哥哥和姐姐3個人可以去做配對檢查。姐姐配了,不合;弟弟配了,也不合;我開始緊張了,哥哥人在美國,假如哥哥再不合的話,就要找非親屬的捐贈者,這更複雜。心裡其實蠻煎熬的,真的是那種沒有明天的感覺。哥哥報告寄回來,合了。那個當下,我有信心可以活下去了。

移植前,接受10次的放射線治療,兩次的致死劑量的化學治療,我身體裡的白血球幾乎是零。那時只要有任何的感染,大概就走了。密切觀察哥哥的骨髓細胞放到我身上是不是能長出來。每天抽血看白血球數值,還好,種進來的骨髓漸漸長出來,白血球從0開始養,養到2000,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從骨髓移植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為了控制排斥現象,必須服用類固醇,就是所謂的「美國仙丹」。吃到最高劑量60毫克,吃到月亮圓的副作用出來。

20140922JW-SMG0010-246-立法院委員會-許銘能-吳逸驊攝.JPG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為了控制排斥現象,必須服用類固醇,就是所謂的「美國仙丹」。(資料照,吳逸驊攝)

我心裡還擔心另一件事情,有些做完骨髓移植的病人,過沒多久突然復發就走了。我呢?醫師說,我發病時白血球不是很高,又屬於親屬間骨髓移植,所以復發機率不高,約10%。我問如果復發了怎麼辦?「就再做一次骨髓移植啊!」

出院回家漸漸恢復到回去上班,我認為我完全好了,臨床追踪抽血都正常。本來是3個月,接著大約半年到一年追踪一次,忙的時候甚至排好的門診也都沒去了。

白血病復發 還併發猛爆性肝炎

移植後10年,也就是在SARS的隔年,我復發了。

這次又是人家說我看起來很累臉色不好,抽血結果白血球升到2萬,甚至併發猛爆性肝炎。因為我哥哥是B型肝炎帶原者,還有地中海型貧血。他捐骨髓給我,所以我也是B肝帶原,也有地中海貧血。發炎時肝功能指數GOT、GPT從正常是40以下飆到1200多,膽色素正常是小於1,我衝到17了,全身是黃的,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很高,很可能一下子肝昏迷就死掉。

但我了解這是因為我自己的幹細胞長出來攻擊自己的肝臟,所以我只要把肝臟的幹細胞壓抑下來,加上抗病毒藥物,肝炎就會延緩。住在醫院,只有吃藥,沒打針、沒有特別治療,躺著休息,天天盯著肝臟指數看會不會往下掉。食慾非常差,但我要活下去,就是把體力養好一點。即使非常不舒服也要吃東西,吃不下就用喝的。躺了兩個月,才出院。 (相關報導: 「與癌共處」癌症專題》【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方】 更多文章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至衛環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白血症復發,還併發猛爆性肝炎,他說,即使非常不舒服也要吃東西,吃不下就用喝的。躺了兩個月,才出院。。(資料照,顏麟宇攝)

白血病復發部份,專治CML的標靶治療藥物基利克已經上市,當時想這個藥好像是為了我發明的,讓我不用再做骨髓移植,服用基利克控制,到現在吃了12年,慶幸的是我沒有什麼嚴重的副作用。很多病友吃這個藥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有的非常嚴重,甚至要停藥或者因為抗藥性必須換藥。我比較嚴重的副作用是貧血,加上地中海型貧血,大概維持在8、9,所以臉色蒼白,長期下來倒也適應了,有時候偶爾會感覺心臟跳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