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戰》五角大廈前高官提「拒絕戰略」,呼籲華府放棄戰略模糊、軍事保衛台灣

2021年1月解放軍東部戰區驅逐艦演習(翻攝自中國軍網))

近日,中國海軍艦艇駛入美國阿拉斯加附近水域,幾天前,日本稱在其水域邊緣發現中國驅逐艦和疑似潛艦。專家表示,中國的野心已經不止於其附近海域。一名前美國國防部官員提出「拒絕戰略」(Strategy of Denial),呼籲集中美國在各地區的軍事資源,並將保衛台灣作為重中之重,拒絕讓北京成為亞洲霸主。

中國軍艦進入美日水域

美國海岸警衛隊近日發布照片,稱8月29日和30日在美國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海域發現4艘中國海軍艦艇。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在阿留申群島海岸附近的美國專屬經濟區內的國際水域被發現的中國海軍艦隊,除了一艘055型萬噸驅逐艦外,還包括一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貴陽艦」、一艘艦隊級綜合補給艦「可可西里號」,以及一艘815A型電子情報偵察艦。五角大廈下屬的國防視覺信息分發服務網站(DVIDS) 稱其中包括一艘先進的驅逐艦。而照片數小時後被撤下。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星期二(9月14日)報導,解放軍軍艦「很可能是8 月24 日通過宗谷海峽(Soya Strait)向東航行進入太平洋的同一個船隊,因為時間和地點在邏輯上是吻合的。」《環球時報》的報導還援引中國分析人士稱,中國軍艦應該是在進行正常的遠海訓練,並將其視為針對美國對中國的軍事挑釁的反制措施。

而就在本月13日,《南華早報》報導了日本在其水域邊緣追踪到中國驅逐艦和疑似潛艦,專家稱潛艦是通過其聲學特徵發現的,並認為中國軍隊可能正在探索其部隊「未來可能參與戰鬥」的地區。

密西根大學政治學教授,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非常駐研究員斯萊特(Dan Slater)認為,這些最新事件再次表明,中國擁有一支更先進的海軍,實力比過去強得多。中國正努力成為海軍強國,影響力絕不僅僅限於南海。因此,對美國而言,「問題是如何以一種不導致衝突,且不會對主要東亞經濟體造成任何重大破壞的方式,來應對這種變化。」

美國「若不先發制人,將聽從中國制定的規則」

中國海軍活動的升級恰逢美國前副助理國防部長科爾比(Elbridge Colby)的新書《拒絕的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國防》(The Strategy of Denial: American Defense in an Age of Great Power Conflict) 出版。該書也掀起華盛頓對美國國防戰略重新調整的討論。

科爾比在前言中開門見山,指出美國國防戰略應首先針對中國,其次是歐洲,中東、波斯灣僅佔輔助地位。戰略部署和資源分配應該由這個排位決定。

科爾比將中國的崛起比作太陽系中巨大的行星,將產生巨大引力,伴隨的是中國的期待越來越高,並必然利用權力塑造世界或地區的格局,重寫國際規則,這將影響美國人民的生活– 經濟,工作,發展,並最終威脅美國國內的自由。科爾比認為中國已經在對澳洲施加這樣的壓力了。 (相關報導: 北京「偏向虎山行」!中國為何申請加入CPTPP?成功機率有多大?專家深入解析 更多文章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傑出研究員及前總裁溫斯坦(Kenneth R. Weinstein)同意科爾比將中國列為美國國防首要目標的觀點。他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從未面臨過像中國這樣大的挑戰,一個政府擁有整個社會,利用每一個潛在的屬性來追求其更廣泛的戰略,即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佔據下一代技術制高點,建立尖端基礎設施,並獲得對世界各地尖端基礎設施的控制權。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