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會改制納政府系統 蘇治芬直呼「好處太多了!」

水利會系統長期被派系所把持,立委蘇治芬便表示,自己擔任雲林縣長期間,地方上排水、農村灌溉區的問題「都無法溝通」。圖為農田、農地、農路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ang yu liu@flickrCC/BY-SA 2.0)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農田水利法》草案,當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處說明,水利小組的運作不變,同時子法訂定會邀立法委員參與,預計拚6月底前三讀。對此,長期推動農業組織改革的民進黨立委蘇治芬受訪時表示,修法後可以保障農民權益,「同時要談改制後的好處,可以說是好處太多了」。蘇治芬也強調,未來將現有的農田水利會納入政府系統,可以說是把過去的問題全部解決。

在民進黨首度執政時,黨內在17年農會改選時,還特別成立「農會與農田水利會小組」,並由綠委陳明文任召集人。原本黨內號稱拿下全國農會3分之1席次,結果還是慘敗。當時蘇治芬也提「農改3法」修法構想,包含修正《農會法》、《漁會法》、《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擬將農漁會選舉改成會員直選制,打破舊有制度,並將農田水利會從公法人改成行政機關,但後來修法在內部討論時遭擱置,未能推動。

對於力推的農業改革,蘇治芬也相當重視,說明時使用PPT,並找助理一同解釋,講到重點的地方,還會隨即用雷射筆指出關鍵點,更利用小道具當作輔具,一路從推動修法的理念,到未來的狀況,都侃侃而談。

20200408-立委蘇治芬出席立院經濟委員會質詢。 (蔡親傑攝)
立委蘇治芬長期推動農業組織改革。(資料照,蔡親傑攝)

派系長期掌握水利會 出現工程做一半窘境

蘇治芬強調,「過去會有田的地方吃沒水,有水的地方就謀田」,甚至是「有水的地方,也不吃你的水」的情形,就是水利會系統長期被派系所把持,而無法做出系統性的整合緣故。

蘇治芬舉例,在水利會的預算中,可以說是有8成是政府部門補助,但是政府卻無法介入,像是她在擔任9年的雲林縣長期間,地方上排水、農村灌溉區的問題「都無法溝通」,可以說是一個無政府狀態。蘇治芬強調,過去水利會系統也多有因派系掌握,導致出現沒辦法站在地方需求的情形,也無法進行溝通。同時,因為水利會區分為都會型、鄉村型,像是部分北部的水利會就很有錢,導致功能喪失,只有在處理不動產而已,「現在的水利會根本沒有監督機制」。

談到選民結構,蘇治芬表示,只要是在灌溉區,就是當然是水利會會員,但像是都會地區,都沒有灌溉區,「是哪來的會員」,認為隨著歷史的背景改變,形成不一樣的情境,一定要檢討,並要改善都會型越來越有錢的狀況。

對於水利會財源,蘇治芬說明,國家補助的項目,就包括業務費、工程費,還有過去被稱為「水租」的會費等,大約是有8成,其他自籌財源的費用則是搭排費、水利會將水賣給工業用水等。

20200503-108年雲林農田水利會收入來源。(是蘇治芬國會辦公室提供)
108年雲林農田水利會收入來源。(蘇治芬國會辦公室提供)

蘇治芬也分析,在工程費的部分,只要是500萬元以下,水利會長是可以自行洽談廠商,而用人人事的部分,「其實也是很誇張」,過去水利會不只是排水會與縣府有競合問題,在地方上若是不同派系,「就更是難搞」,還會有水溝只做一半、做一邊的情況,像是以雲林來說,過去20年來,難道有做過有系統性的給水計畫嗎?

修法達系統性整合 解決「基層農民需要水吃」

蘇治芬表示,未來修法通過後,將能把過去的問題全部解決,公部門也不會有派系的問題,能有系統性的進行整合。 (相關報導: 做1天公務員換來冤獄7年!最衰土木教授牢獄告白:我唯一犯的錯,就是相信司法 更多文章

對於修法,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強調,水利會確實有歷史脈絡,但近年來角色已經有所改變,收歸國有是要把溝渠做整合,未來就是要整理灌排系統。蔡易餘也說,目前農田水利會的資產,的確有城鄉不一致的現象,現在全國性整合,「讓基層農民需要水吃」的問題可以解決,也不能讓外界有「每個縣市農田水利會,就變成個人小資產」的感覺,就被個人所把持住,也都不拿出來幫助基層的農民。

20191231-立法院9屆8會期15次會議對「反滲透法」草案進行討論,圖為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進行發言。(蔡親傑攝)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強調,水利會收歸國有是要把溝渠做整合,未來就是要整理灌排系統。(資料照,蔡親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