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這些年,蔡英文做錯的事

作者分析總統蔡英文任職期間做錯的事項。(顏麟宇攝)

中華民國史上第1位女總統,從2016年5月20日以來,到底做過多少錯誤的事情?回顧蔡總統的從政歷史,擔任陸委會主委是她政治生涯的第1高峰,接任民進黨主席、處理後扁時期的落魄與低潮,是她的第2高峰,首次參選直轄市長即能突破100萬票,這是她的第3高峰,連續參選3次總統,而且能在第2、3次參選獲得當選與最高票連任,這是她的第4高峰。

一路從政走來,女性參政的順利與幸運,在蔡英文身上表現無疑。然而民進黨奪得政權的街頭鬥爭,相比國民黨奪得政權的官廷鬥爭,兩者政權取得模式大不相同。在民粹盛行、網路宣傳愈加重要的時代,街頭鬥爭遠遠勝過官廷鬥爭,能夠直接累積民意支持的能量也大不相同。

民進黨在蔡英文的領導下,最重要的街頭鬥爭運動就是太陽花學運。太陽花學運的結果,造成第1次發生占領立法院議場與攻占行政院的民運惡果,這是民主與法治的惡果,政治上屬於民進黨的利益,因為民進黨做到黨外與創黨以來,第1次以在野黨身分,利用街頭鬥爭徹底打擊執政黨權力的運動結果。公署可以因為街頭抗爭而被攻占,甚至在公民不服從、公民抵抗權的歪論迷惑下,打倒政府公權力的威信與地位,這對於當時的馬政府,政治傷害頗為重大,但對於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則在後續的2014年與2016年兩次大選,取得綠營地方與中央執政的雙重優勢。

20140324-SMG0019-151-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1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間,蔡政府進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歷經意見徵集、分組會議、總結會議等3個階段,在此時期之前,翁茂鍾持續透過石木欽與其他法檢關係,不斷向台中高分院刑事庭施壓與關說。但是,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期間,台中高分院的法官們無人敢公開提及此事,遲至2019年4月間才向監委高鳳仙陳情。蔡總統認定司法改革很重要,但最諷刺的司法百官行述,在國是會議期間無人公開舉發與檢討。主因在於翁茂鍾能動用的司法高官仍然在位,官官相護在法官之間轉變成為官官相懼,不滿能量累積到爆點,方有法官們集體向監委陳情與舉發的作為。(註:2014年即有法官向監委陳情,但未立案調查;迄2019年石木欽案爆發,監委高鳳仙立案調查為什麼台中高分院會將翁某八年徒刑改判四個月,結論是:查無違失。) 

司法改革未能成功,關鍵原因還是在於法官與檢察官。非法律人的參與,無法撼動類似翁茂鍾的官民不正常往來關聯,透過餽贈、飲宴、投資介紹與獲利保證等等利誘機制,翁茂鍾建立起成功的「訴訟救濟制度」,而且還是專屬於他自己的唯一機制。法官圈與檢察官圈,自己人相濡以沫,正直與善良的法官、檢察官,想要對抗類似翁茂鍾的「訴訟救濟制度」,也就是透過長官、同事的關心或遊說等等不正當影響而破壞司法公信力,只能官官相憐,沒有保護機制,擔憂未來職涯遭受限制甚至長官報復。 (相關報導: 防疫津貼小黃6萬、醫護僅1500?朱學恒怒批:挺醫護不要只出一張嘴 更多文章

有了類似翁茂鍾的「訴訟救濟制度」,還需要什麼大牌律師?如果法官、檢察官連數百元襯衫的收受都不感到有任何不當或慚愧,更大的利益誘惑,又怎能抗拒?小便宜會貪取,大利益難道會拒絕?司法院與法務部處理翁茂鍾的官民聯結,27本筆記本記載司法的羞恥,司法的貞操與廉潔,已難維持。蔡總統不能成為正直與善良的法官、檢察官的靠山,而是成為官威如山的長官們的靠山與提拔者,這樣的總統,不是被當成愚蠢而蒙蔽,要不然就是裝傻,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