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爭白熱化,中國與英國手上還有哪些牌可打?

香港部分學生罷課,要求政府回應訴求。(BBC中文網)

香港持續了近3個月的抗議行動,一直都是英國各大媒體密切關注的國際消息。

這場從反對香港政府修訂「遣返條例」開始的抗議示威,至今已經向當局提出了五大訴求。而北京中央政府對這五大訴求全部拒絶的強硬態度,也使得香港抗議示威沒有任何減退的跡象。

在此背景下,英國媒體最新報導了多方人士對香港抗議前景的預測,論及中國和英國以及國際社會究竟能有哪些應對選項。

北京態度強硬

《衛報》周日(9月1日)報導的標題是:中國為平息香港抗議將會走多遠?(How far will China go to stamp out Hong Kong protests?)

報導說,有關香港抗議示威中國「高官們所說的『恐怖主義行動』,以及『顏色革命特徵』,都很清楚地表明他們已經排除了任何妥協的可能性。」

中國武警部隊最近在深圳進行大規模集結和操練。
中國武警部隊最近在深圳進行大規模集結和操練。

「隨著10月1日國慶節臨近,所引發的擔心是中國當局可能會採取更加極端的手段。很多人把10月1日視為北京結束香港動蕩的最後期限,相信北京不會容忍任何活動讓共產黨在中國執政70週年的慶祝活動蒙上陰影。」

《衛報》報導還引述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政治問題專家高敬文教授(Jean-Pierre Cabestan )分析認為:「中共想不為局勢所動不干預香港很難。中共是一個政治組織,而不僅僅是一個管理組織。一方面他們過於自信,另一方面又極度焦慮。他們要防止香港成為一個顛覆政權的基地,而這是他們最大的擔憂。」

「香港政府已經暗示可能會啟動緊急法規,讓特首有更大的權限。有人擔心香港政府可能用此法規在10月1日期間關閉互聯網或者允許大規模拘押,防止當天出現抗議。」

《衛報》報導引述香港大學法學教授楊艾文(Simon Young)分析認為,「中國武裝警察作為軍隊i的組成部分,將會是個更顯而易見的選項,因為它的職責就是負責國內安保。」

報導分析認為:「如此一來,將會讓一國兩制無法實行,而社會動蕩卻不一定就此平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香港的『北愛爾蘭化』,就是街頭長期有軍隊駐守,但是抵抗卻在繼續,暴力成為必然。」

英國價值觀

《每日電訊報》周一(9月2日)刊登議員鮑勃·斯利(Bob Seely)的署名文章:英國必須更明確地向中國表達我們的價值觀(Britain must be clearer with China over our values)。

英國反對脫歐人士在議會附近舉行抗議示威
英國政府在脫歐面臨僵局,還有多少精力關心香港事務呢?

鮑勃·斯利也是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的成員。

斯利寫道:20年前人們希望隨著中國與世界開展貿易,會變得越來越「開放」,專制越來越少。但是形勢卻恰恰相反。

「香港只是一系列敏感點之一。其它的包括北京在南海擴張主權、主宰全球通訊系統的目標和展開緊密地游說活動讓華為進入英國重要的5G基礎設施,以及把一帶一路延伸到發展中國家。另外還包括中國密集的網絡間諜活動和伴隨越來越強硬的口氣對其他國家公開或隱秘地施加影響。」​ (相關報導: 黃之鋒今抵台,中國官媒忙罵街:他是「新生代漢奸」,最後必定輸到「底褲都不剩」 更多文章

斯利寫道,「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作為中國問題專家,曾在英國外交事務委員會上這樣告訴我們,『中國尊重強勢卻蔑視軟弱,中國尊重堅定不移卻蔑視搖擺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