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中共二十大「成果」對中國與世界有何意義?布魯金斯研究院5位專家全方位解析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最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亮相。依序為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AP)

中共二十大22日落幕,習近平「登基稱帝」成為中國自毛澤東之後權力最大的領導人,從人事安排到政策宣示都受到全世界高度關注。美國頂尖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邀集5位中國問題專家卜睿哲(Richard C. Bush)、戴安娜・傅(Diana Fu)、何瑞恩(Ryan Hass)、派翠西亞・金(Patricia M. Kim)、李成(Cheng Li),全方位解析這場中國政治菁英集會的「成果」對中國與全世界有何意義。

卜睿哲:中共權力更為集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常委的任命,進一步確認習近平的最優先要務,就是盡可能強化他對中共的掌控。習近平安排自家人馬組成領導班子,接管負責維持掌控權的機構。因此國家安全部部長首度進入政治局,也就不足為奇。

習近平之所以能夠主宰人事安排,原因在於他已經掌控軍隊、安全機構、組織/人事系統與宣傳系統。既有規範如果妨礙他大權獨攬,他會無視於規範的存在。此外,從2012年出任總書記開始,習近平就強調國家安全(主要是國內安全)的重要性,建立新的機構來執行這項要務。他對於中國威脅情勢(threat environment)的負面觀感,為強化控制提供了完美的藉口,美國與台灣則是他津津樂道的「危險」。 

結果就是,他無視於當年鄧小平對毛澤東時代中共亂政失能的原因總結: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中。諷刺的是,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恐怕不會認同兒子建立的這套權力體系。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