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井底世界觀─從蔡英文到許信良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最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亮相,習近平發表談話。(資料照,美聯社)

甲向乙問路,乙答:前面紅綠燈右轉,然後看到便利商店左轉,走到廟口再左轉,遇到另一個紅綠燈再右轉,再走20公尺就到了。

其實,甲的目的地就在前方目測可見的150公尺處,直行即可達標,乙的指示是多餘的繞路,而乙根本就知道最近的路是直走,甲也知道。

甲是台灣,終點是和平,乙是美國與若干反華勢力,此例聽來可笑,細思極恐,所謂請鬼抓藥單,就是這麼回事兒。

「二十大」後,一堆揣測,繪聲繪影,但推論根據都很薄弱,兩岸開打不?何時打?怎麼打?打了以後會怎樣?能不能不打?其實解答目測可見,精英裝瞎,民眾徬徨,致使問題全然無解。

地方大選倒數計時,蔡英文知道要輸,絕望表示「年底選舉將決定世界怎麼看台灣」,這是隱晦曲折的「抗中保台」喊話,曾幾何時,這張王牌已成了鬼牌,需要翻新說詞才能打。

民選皇帝的支持者許信良,對綠營選情悲觀以待,公開示警塔綠斑們,別用強調戰爭危險的「險招」,這是地方選舉,拉到「兩岸和戰」層次,徒增民眾疑竇,對民進黨不利。甚至大白話曰,這次不像2019年有香港問題,亦無其他有利形式,勝負已定。

不小心和盤托出當初炒作香港問題就是為了選舉圖利,許信良形同自證是幫兇,還能誇誇其談,也算台灣奇觀。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左起:汪洋、李克強、習近平(AP)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左起:汪洋、李克強、習近平(資料照,美聯社)

其之所以強調「抗中保台」對綠營不利,乃因深知一旦民眾的戰爭恐懼被挑起,反會選擇主和的藍營與第三勢力。面對美國與西方輿論強調戰爭危機與武統,許信良不以為然,認為台灣跟風,只是在嚇自己,因此主張不但這次不宜打抗中保台牌,2024大選也不該打。

選舉腦袋,吐不出象牙,許信良又不經意證明「抗中保台」不過是選舉伎倆,非關信念,並自證過往一切慷慨陳詞,意在政治奪權,不在人民福祉。

不過,許信良的抗中藥方,「民主」與「準備」,也屬老調重彈,了無新意,而且全無藥效,甚至吃了必死。

民主有用?現在所謂的「西方民主陣營」,被一場俄烏衝突整得東倒西歪,未出一兵一卒,就已斷手斷腳。俄羅斯沒被拖垮,北約已四分五裂,美國還拼命割歐洲盟友的韭菜,天價對歐輸出能源之外,又升息擊潰歐元,英鎊,乃至全球非美元幣值,雖不見得引爆全球衰退,但西方衰退卻恐難避免。

我們正在目睹的是戰爭深化西方內部矛盾的局面,精英們嘴巴喊團結,但在能源與通膨的暴風圈裡,又忙著相互背刺。富國掃貨天然氣石油,窮國哀鴻遍野;德法反目,英國內亂,多國極右翼趁勢崛起,歐盟群龍無首,解體與否,已被擺上檯面討論。

美國確實在能源與軍備上趁機賺得盆滿缽滿,但老大的暴力自保,也埋下了歐洲小弟們離心離德的隱患,要不是各國都佈滿美國線民,大西洋聯盟老早崩解。

2022年9月,俄烏戰爭,烏克蘭政府軍在東北部哈爾基夫發動反攻(AP)
俄烏戰爭,烏克蘭政府軍在東北部哈爾基夫發動反攻(資料照,美聯社)

而「戰爭代理人」烏克蘭呢,則是國破家亡,難民四竄又回鍋,回鍋又四竄,因為歐洲各國光自保已是舉步維艱,養不起烏克蘭難民。冬天太冷,取暖太貴,捷克數度爆發大型示威抗議,人民高喊「最好的都給烏克蘭,我們只有兩件毛衣」,「反對援助烏克蘭」,而「布拉格之秋」不是孤例,苦寒的民怨遍佈歐洲各地。 (相關報導: 中共二十大開啟習近平第三任期,各國學者專家評論一次看 更多文章

民主,沒法兒降電價,油價,物價,反倒選出了一大堆解決不了問題的政客,政客再豢養各種側翼以持續騙票,惡性循環。除了背誦民主教條,歐洲政客非但一事無成,而且還將事態愈搞愈糟,百姓愈活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