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軍演期間,一群小朋友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聚精會神看著一個奶油糖霜蛋糕,這是由以色列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走近仔細一看,栩栩如生的蛋糕上佈滿會咬人的牙齒。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公共事物主任柯海瀾(Galit Cohen Caspi)告訴小朋友們,「小心,這個蛋糕會咬人喲!」
這個名為「蛋糕」的創作擺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大廳入口最顯眼的位置,作品呈現兩個年輕女孩全身赤裸注視著蛋糕,展現強烈欲望,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蛋糕,因為蛋糕裡佈滿會咬人的牙齒。
一般民眾如果只是觀賞「蛋糕」的平面照片,可能以為只是普通的蛋糕,一旦赴現場親身體驗,就會發現蛋糕上面的奶油糖霜裡藏著可怕的牙齒,這是一個恐怖的蛋糕。藝術家透過這個跳脫框架的創作,似乎想傳達一個警訊,人們的欲望無窮,一心想吃美味的蛋糕,一不小心可能被蛋糕反噬。
柯海瀾說,「這件充滿張力的作品,我非常喜歡,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藝術家透過作品告訴大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
長年處於炮火下的以色列,一直是創新、創業與創意的基地,年輕創業家、藝術家不斷勇於創新突破。新冠疫情期間,以色列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特拉維夫伊瑞茲以色列博物館(MUZA, Eretz Israel Museum Tel Aviv)首次來台展出「越.界—以色列工藝設計雙年展精選」。MUZA資深策展人Henrietta Eliezer Brunner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疫情期間,外界多半從新聞來認識以色列,如今這些美麗的作品來到台灣展出,希望透過這些作品打開新的對話空間,創造新的接觸點,相互學習,拉近彼此的距離,透過共同分擔憂慮與期望促進彼此的了解。
新冠疫情讓博物館反向思考 藝術展現軟實力
新冠疫情期間,以色列「特拉維夫工藝設計雙年展」(2020-2021)曾造成轟動,Brunner表示,「新冠疫情促使我們做反向思考,嘗試在生活、工作和溝通方面做不一樣的思考。博物館的經驗包括身體、情感、感官和心理等層面,也包括有形、無形的體驗,有時候必須親身體驗才能完全感受。儘管當時在疫情下有許多限制,這項工藝設計雙年展吸引成千上萬人參觀。」
這次跨海來台展出的作品主要從「特拉維夫工藝設計雙年展」精選而出,Brunner指出,這些作品展現多元層次,從具體到抽象、從敘事到概念性,這項展出讓觀眾對以色列的工藝設計作品有全新的體驗。」她表示,「材料的語言具有一種力量,希望觀眾從這些藝術品中體驗創作者融合不同材料,以及新的生活與意義。」
運費漲3為倍 以色列陶藝作品突破萬難抵台
促成這次特拉維夫伊瑞茲以色列博物館(MUZA)跨海來台展出的主要推手是柯海瀾,以色列駐台代表柯思畢(Omer Caspi)的太太。對於藝術、時尚相當有興趣的柯海瀾在疫情之前曾回到以色列,參觀了「特拉維夫工藝設計雙年展」,非常驚豔,於是全力促成來台舉行姊妹展,希望讓台灣民眾感受到以色列最有創意的作品,同時也促成特拉維夫伊瑞茲以色列博物館與鶯歌陶博館,在短短3個月個內簽約結盟成為姊妹館。
「疫情期間,MUZA博物館能夠來台灣展出,突破了重重障礙。」柯海瀾說,這個高難度的專案前後籌畫了2年,疫情爆發,空運運費暴漲為3倍,保險費用也增加,以色列與台灣雙方有時差,處事文化也不同,不過,最後終於突破萬難,成功來台展出,夢想成真。
以色列孩子從小受教育挑戰權威 跳脫框架
來台已有3年的柯海瀾熱愛台灣文化、藝術、時尚設計與美食。她比較以色列與台灣的文化,雙方都非常重視家庭的價值,重視歷史文化與教育;不過,雙方在做事的態度上有很大差異。她觀察,在台灣開會時,會議中,如果大家保持沈默,可能代表大家不認同她的說法,台灣人比較有禮貌、有所保留,心中想法不直接說出來。
相較之下,她表示,以色列人非常直接與開放,有話直說,而且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挑戰權威的「虎之霸」(Chutzpah)精神,思考與做事的方式是跳脫框架,這就是創造力的來源,表現在創新創業與藝術創作上。 (相關報導: 謝錦芳專欄:一顆晶片如何動搖國本 | 更多文章 )
愈是艱困的環境,愈能激發創意。在敵人環伺之下,來自以色列的「虎之霸」蛋糕,誘人的奶油糖霜裡藏著牙齒,顛覆了各界的想像,也提醒觀眾,日常生活中許多包裹著糖衣的蛋糕,絕不能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