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萊豬與輪胎,蔡英文沒敢說的「美國不體諒」

如果你對「台豬便當漲10元」很有感,那肯定對「人均3萬」很無感,我相信你屬於大部分很想「被體諒」的民眾。 至於輪胎業者,蔡英文會體諒你們嗎?(資料照,盧逸峰攝)

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初判訊息,將對台韓泰越生產的輪胎課徵反傾銷稅,稅率從52.4%到88.8%,等於將進口堵上塞子。台灣輿論一片譁然,都吃萊豬了,而且是「全豬」,還被美國高關稅鞭打,人民體諒蔡英文,美國有體諒台灣人嗎?

遭蔡皇玩壞的正面詞彙,先是「謙卑」,現在是「體諒」,君有戲言,詞彙何辜?

公平地說,萊豬與輪胎是兩回事,美國的「不體諒」並沒有變,有問題的是蔡朝與AIT聯手將台美關係的牛皮吹太大,好似台灣備受美國疼愛,諸事必然能得到華盛頓體諒,於是反差極大的兩回事,就被民眾當成一回事看待。

可憐哪,活在謊言裡的台灣人民。

去年11月,敲鑼打鼓,張燈結綵的「台美經濟對話」,都在對什麼鬼話呢?我們只看到國務次卿克拉奇帶來的立即性禮物是,「沒有海峽中線」與「教召從嚴」的結果。

20200919-總統蔡英文18日晚間宴請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並於總統官邸和與會官員合影。(取自蔡英文臉書)
總統蔡英文2020年9月18日晚間宴請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並於總統官邸和與會官員合影。(取自蔡英文臉書)

酈英傑在羞辱台灣地方首長之餘,要不要出來解釋一下,為何「台美經濟對話」沒談到輪胎這類列在美國商務部傾銷調查案件的經濟要項?

還有個老黃曆,鋼鋁稅解決了嗎?稱RCEP對台影響有限的政委鄧振中要不要也出來解釋一下,為何作為主談的你,無法說服「愛台灣」的美國對台豁免鋼鋁稅?為何美國在去年取消了大部分對日本課徵的鋼鋁稅,卻沒取消台灣的?

蔡皇執政以來,歷年「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到美國採買大量農產品,總共花了多少錢?換到了些什麼實惠?加加減減,誰敢拿出數據說台灣收穫比美國大的?

有沒有權貴願意說實話,台美關係在經濟實務上的友好度不升反降?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2021年1月20日卸任(AP)
長期「去工業化」的美國,已經進入了必須自保的狀態,才會有川普出現。(AP)

美國商務部考慮的是本國勞工權益,在「美國優先」的政策下尤然,簡言之,長期「去工業化」的美國,已經進入了必須自保的狀態,才會有川普出現。美國內部這項嚴重的結構性問題難以根治,只能向其他國家討要好處來回補中下階層人民,川普四年四處得罪盟友的單邊主義自保路線,對美貿易順差的台灣,毫無可能受到優待。這幾年,輿論對此的討論並不算少,卻都被「台美友好升溫」的泡泡給覆蓋掉了。

「中歐投資協定」為何能談成?歐盟為何敢於不甩美國壓力,執意要走獨立自主的路?因為全世界的政治菁英都看得出來,「美國優先」路線不可能在中短期內消失,甚而可能是長期趨勢,因此過往萬事尾隨美國的政策,再持續就只能得到不斷失血的結果。

說到失血,根據路透社統計,2020年美國對台軍售已達1441億台幣,蔡朝5年,總金額近4000億。「護國神山」台積電年繳300億台幣的稅,也不過是去年買美國軍火的2成。全台去年營所稅共2961億元,得拿一半去買美國軍火。

而且美國還施壓要求台灣增加每年軍事預算。

只要你願意將視野調到「遠眺」,就能看到德國總理梅克爾所看到的,「川規拜隨」下的美式邏輯,就是不斷往他國身上榨錢,拜登煞不了車,對盟友嘴巴再甜也是枉然,那該怎麼辦?靠自己找金礦啊。 (相關報導: 「蔡英文、蘇貞昌吸仇恨值後走人!」侯漢廷:勿忘監督爽接大位的這3人 更多文章

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表2021年新年談話。(美聯社)
只要你願意將視野調到「遠眺」,就能看到德國總理梅克爾所看到的,「川規拜隨」下的美式邏輯。(美聯社)

疫情之後,還能稱得上「世界級金礦」的就是中國大陸,有什麼道理,美國能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好掏金,歐洲卻不行?有什麼道理,美企可供貨華為,歐企卻不行?台積電也不行。而大家都還得承受美國不斷大規模印鈔,美元匯率低檔所必須負擔的出口匯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