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唯一對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時,還有餘裕向外輸出防疫物資的共產國家。越南長年以來是受援國,但這次疫情防控得當,讓它翻身成為協助東南亞鄰國、西方國家的救命恩人,近期捐贈55萬個口罩給歐洲國家,提供醫療救助給中國、柬埔寨、寮國,也正與美國討論提供防護服事宜。
截至9日,越南確診病例251宗,無人病亡。越南與中國的邊境線長達1100公里,境內人口稠密、醫療體系脆弱不堪,公衛預算也不多,究竟是如何以低成本抵擋病毒入侵?《德國之聲》(DW)認為,越南贏在及早部署抗疫政策,且成功動員全體國民加入防疫作戰。

初期及早鐵腕防疫、嚴格追蹤隔離
抵抗大流行所需的巨額政府預算、強大公衛體系,越南都沒有,只有盡早動員全國力量。越南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意識到中國疫情,越南副總理武德丹(Vũ Đức Đam)表示,中央政府、軍方、公衛單位已經制定了各種計劃,以防疫情蔓延。
越南負擔不起像南韓那樣的廣泛篩檢,醫療設備也很有限,胡志明市市長阮成峰(Nguyen Thanh Phong)表示,他所管轄的800萬人大都市只有900張重症監護病床,如果胡志明市爆發流行病,醫療體系會立刻被壓垮。越南只能發揮共產專制政權的鐵腕手段,制定嚴格隔離政策,從感染源頭下手,完整追蹤感染者的接觸鏈,阻絕病毒蔓延,杜絕後續無法想像的災難。

1月下旬疫情在中國爆發時,越南民眾正在歡天喜地慶祝農曆新年,越南政府呼籲國內不能大意,並表示對新冠病毒「宣戰」。越南總理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在越共會議上表示,病毒不久之後就影響到越南,「對抗這種流行病就等於上戰場殺敵。」
中國武漢封城後,越南搶先關閉與中國的邊境,民航局1月24日下令暫停所有往返武漢的航班。一週後,越南停止往返越南及中國疫區的所有航班,禁止2週內有中國旅遊史的外國遊客入境。2月初,越南關閉中越邊境,教育部下令全國學校延後開學,目前已多次延後開學日期,直到4月中旬。
2月12日,當越南境內確診才10例時,當局就下令對河內附近1萬多人的城鎮實施為期三週的封鎖政策。當局還廣泛追蹤任何可能與患者接觸過的人,一般西方國家只記錄與感染者有過直接接觸的人,但越南還追蹤感染者的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級接觸鏈,將這些人通通隔離,或者要求限制行動。

越南未料疫情急轉直下,3月下旬境外移入病例激增後,衛生部緊急表示,所有入境旅客3月21日起都必須載往軍營隔離兩週。3月23日,越南決定乾脆鎖國,禁止所有外國人甚至是越僑入境。
河內專門收治武漢肺炎病患的白梅醫院(Bach Mai)3月29日爆發群聚感染,總理阮春福4月1日下令,越南全境封鎖15天,禁止2人以上集會,除了基本行業雇員之外,全民只有在必要時才能出門,人與人即使在戶外也必須保持2公尺社交距離。 (相關報導: 澳洲大堡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嚴重「珊瑚白化」!恐釀海洋生態浩劫,威脅人類食物來源 | 更多文章 )

仰賴國家機器強大的監視體系
越南依靠國家安全機構、公共監視系統,以及軍方的力量來加強防疫。在每個村莊、鄰里的街道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公安、軍隊士兵巡邏,國家的嚴密監視確實有效防止人民規避防疫法令。但當局對疫情的鐵腕作風,也使越南居民聞疫色變,感染武漢肺炎的患者遭到左鄰右舍排斥,甚至在網路上遭到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