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陳錦稷專欄:疫情創造經濟驚悚的2020年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擴散全球的疫情,讓教科書上的各種經濟政策和模型都受到空前考驗。(美聯社)

一旦疫情再次惡化,各國大封鎖(Great Lockdown)恐將再次上演。大封鎖將造成廣泛失業與經濟結構的破壞──全面性的經濟活動停擺、零售銷售市場萎縮、生產活動停擺、供應鏈中斷、員工收入減少、整體需求銳減、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下滑、惡化企業倒閉與勞工失業情形、整體經濟活動陷入衰退。

各國央行,包括: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與日本央行(BOJ)無不祭出寬鬆貨幣政策。非常時期只能靠量化寬鬆(QE)政策來確保信用具有流動性,搭配流動性管制措施,讓企業與個人能取得資金融通。量化寬鬆措施也避免了金融市場因流動性不足而出現崩潰。

不過在實體經濟活動仍然嚴重受限下,寬鬆貨幣政策也造成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嚴重脫鉤。看來二○年的驚奇足夠讓國際金融的教科書要大篇幅重新改寫。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