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書》40周年紀念版選摘:失去的信件(下)

《笑忘書【40週年紀念版】》是一本以冷戰時期的捷克為背景的小說,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的代表作之一(資料照,捷克旅遊局官網)

六、

修車工人把引擎蓋關上,米瑞克問他該給多少錢。

「一毛錢也不要。」修車工人回答他。

米瑞克坐上駕駛座,心裡被某種情感牽動著。他一點也不想再繼續這趟旅程了,他想留在修車工人這裡,聽他講些好玩的事。修車工人把頭伸進車窗,用手肘親熱地頂了米瑞克一下,然後走向崗亭,把柵欄升起。

米瑞克的車經過的時候,他撇頭示意,告訴米瑞克入口那兒停著一輛車。

粗頸肥臉的鬈髮男人就站在敞開的車門旁,看著米瑞克,而坐在駕駛座上的男人也打量著他。兩人肆無忌憚地盯著他,米瑞克不甘示弱,經過他們身邊的時候也回看了他們一眼。

他把車開出加油站,從照後鏡裡看到那男人上了車,盯梢的車子在迴轉之後跟了上來。

他心想,當初實在應該先把那些牽涉到其他人的文件弄走。要是他從受傷的那一天就開始處理這件事,而不是在那兒一直等著跟芝丹娜通上電話,或許他已經把這些文件安然送走了。無奈的是,他滿腦子都想著要去找芝丹娜。事實上,這件事他已經想了好幾年,但最近這幾個星期以來,他一直覺得不能再拖了,因為他的命運正踏著大步向終點迫近,他必須盡一切可能去維護他命運的終極美感。

七、

猶記當年和芝丹娜分手的時候(他們的關係維持了將近三年),他腦中昏昏亂亂,但卻感到一股無窮的自由,身邊所有的事情也突然順利了起來。過沒多久,他就結婚了,妻子的美麗讓他變得很有自信。後來,美麗的妻子去世,留下他一個人和他們的兒子。喪妻的孤獨生活加上他迷人的丰采,為他換來許多女人的仰慕和關愛。

同一時期,他致力於科學研究,卓越的研究工作成了他的護身符。國家需要他,他也因此得以在眾人噤聲的時代尖銳地批評時政。而隨著追捕偉大行動的那批人影響力愈來愈大,他在電視上露臉的次數也愈來愈多,漸漸成了知名人物。俄國軍隊入境後,他拒絕否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於是被撤銷職務,便衣警察隨侍在側。然而這些遭遇並沒有把他擊垮。他愛戀自己的命運,甚至在命運走向毀滅的步履中,他依然看見美麗與尊榮。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沒有說他愛戀他自己,他愛戀的是他的命運。這完全是兩碼子事。這就好比說,生命自我解放出來,突然擁有它自己的利害關係,而且跟米瑞克毫不相干。依我的說法就是,生命從此轉化為命運。而命運啊,即便只是舉手之勞,它也不願意幫米瑞克(為了他的機會、他的安全、他的好心情、他的健康),但米瑞克卻隨時願意為他的命運上山下海(為了它的偉大、它的光華、它的美麗、它的風格、它理智的內涵)。他覺得自己對命運負有責任,但命運卻不覺得它對米瑞克有什麼責任。

米瑞克和他生命的關係,就像雕塑家和他的雕像或是小說家和他的小說一樣。小說家擁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權利,就是有權修改他寫的小說。如果他不喜歡小說的開頭,他可以重寫或把它刪掉。然而芝丹娜的存在卻不允許米瑞克運用這項作者的特權,芝丹娜堅持要留在小說最前面的那幾頁,不准別人把她抹去。

捷克天鵝絨革命30周年:布拉格連儂牆(AP)
從前共產黨統治的捷克,警察系統密布,監視著人民的生活。圖為位於布拉格的連儂牆(資料照,美聯社)

可是到底為什麼米瑞克會覺得這麼丟人呢?最簡單的解釋是這樣的:米瑞克屬於最早開始追捕自己偉大行動的那批人,而芝丹娜則始終對夜鶯歌聲繚繞的田園忠貞不貳。最近,全國有百分之二的人熱烈歡迎俄國戰車進入國境,芝丹娜就在歡迎的隊伍當中。